北京城,豫親王府邸,一片縞素,不錯,正是多鐸病逝了,自被換回北京之後,多鐸本就已經廢了,心情就一直十分的鬱悶,撐到現在,也已經是極限了,終於在三天前病逝,多爾袞也是痛心不已,自己就這麼相依為命的弟弟,現在也離開了,多爾袞感覺自己更加的孤單落寞了。
“報……”一騎飛馳入京,直接奔赴多爾袞的府邸,可是多爾袞不在府中,斥候只能將急報再轉送兵部裁決了。
“啊……”兵部尚書洪承疇看到這份六百里加急的時候,也是大驚失色,山東局勢突然演變成這樣,這是他也始料未及的。
“攝政王,攝政王……”洪承疇也顧不得許多了,帶著奏報立即趕赴豫親王府,前來稟報多爾袞,這樣的大事,他雖是兵部尚書,但是卻沒有權利去處置,只能依靠多爾袞自己去親自裁決才行。
“什麼事情?”多爾袞依舊沉浸在悲傷之中,看到洪承疇前來,也是沒有什麼好臉色。
洪承疇恭敬的呈送上手中的急報,說道:“山東出事了!”
山東出事了,這五個字讓多爾袞的心也是揪了起來,希福前往南京議和,到現在是半點訊息也沒有,杳無音訊,多爾袞這幾日也沒有顧得上,現在聽到山東出事的訊息,他也是想起了此事,當下也是難以保持從容之態。
多爾袞接下洪承疇手中的文書,翻開了草草的看了一遍,一張臉變得是更加的陰鷙難看起來了,急報是勒克德渾發來的,講述了一下事情的經過,當然在他的文書之中是明軍先行挑釁射殺了他的弟弟,然後他才起兵報仇,然後打了幾場勝仗,不過明軍隨即大軍反撲,他現在堅守兗州待援,請多爾袞速發援兵。為了宣揚情勢危急,勒克德渾在明軍兵力上面也是誇大了許多,有幾萬人誇大稱十萬大軍。
“說說吧,眼下該當如何是好?”多爾袞帶著洪承疇來到內堂,也是徵詢洪承疇的意見。
“攝政王,奴才以為,當下之局勢,我軍萬不可退縮半步,攝政王剛剛下達了剃髮令,這個時候明軍北犯,也是一個機會,若是我軍能夠擊敗明軍,拓展疆土那還是次要的,主要還是給了天下百姓一個訊號,我大清遠強於大明,給了天下人一個震懾之心,讓那些宵小之輩不敢妄動,所以奴才以為,此戰必須要戰,而且必須要勝,否則局勢必將不利於我大清,還請攝政王決斷!”
聽著洪承疇的一番言語,當下多爾袞也是恢復了冷靜,微微頷首,表示贊成,但是他卻沒有開口說話,而是在思索,思索其中的利害關係,不能僅僅因為洪承疇的一席話,他就會妄下決斷的,這是關乎大清朝命運的大事,容不得半分馬虎大意。
“我們能夠集中多少兵力與明軍決戰?”多爾袞沉默半晌之後終於開口問道。
洪承疇連忙答道:“保定那裡還有一萬兵馬,天津也有一萬兵馬,另外就是京畿之地,尚有十萬大軍,山西也有六七萬兵馬,陝西倒是有十萬大軍,不過陝西毗鄰四川、河南,要防備明軍趁虛而入,不可輕易調動,眼下我朝廷能夠調動的兵馬,也就這麼多,還要留下一些守備,估計可以調集七八萬兵力,加上山東本就還有四萬兵馬,我八旗兵驍勇,足可一戰!”
洪承疇也是如數家珍的一般道出了各地兵馬數目,多爾袞也是暗自思索起來,據先去的密探所言,明軍能夠調動的兵馬,也就十來萬而已,明軍和他的兵馬差不多,而他們八旗兵素來強於明軍,多爾袞當下也是長舒了一口氣,這一戰他們勝算極大。
“我欲率軍親自南下迎戰,你覺得如何?”
“萬萬不可啊,如今國事維艱,正值關鍵時刻,此刻正需要攝政王親自坐鎮中樞,若是攝政王親率大軍,若相持不下,到時候朝中有人趁勢作亂,那該當如何是好,還請攝政王三思而行!”
洪承疇也是極力勸阻起來,滿清的朝廷局勢可比南明還要紛亂的多,曹變蛟雖然權勢煊赫,但是卻不是獨攬大權,只不過是名義的南明朝廷第一人而已,政事上面也不過是關注一些大事情,但是平常還是很少過問朝政瑣碎之事的,更多的是關注軍事方面的事情,南明朝廷對曹變蛟那是敬畏。
但是多爾袞不一樣,他可是靠排擠他人才得以大權獨攬的,多爾袞不僅實權在握,而且在禮儀排場上也開始向皇帝看齊。凡一切政務,多爾袞不再有謙恭請示之舉,未奉皇帝旨意,卻一律稱詔下旨,儼然如同皇帝。而且,任人唯親,任意罷免和提升官員。特別是“不令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入朝辦事,竟以朝廷自居”,命令上述人等每日於自己的王府前候命,讓許多滿清貴族都是心有不忿,他們不過是畏懼多爾袞不敢妄動而已,卻不是因為敬重他才會俯首聽令的。
“你說的對,是本王有些冒失了,這樣吧,讓何洛會出任徵南大將軍,率碩詹、佟養甲、杜爾祜、巴哈納、李率泰、張存仁、祖大壽、吳汝玠等將,率滿漢八旗兵、綠營兵出兵南下作戰,務必要擊潰明軍,不可有失!亨九啊,這一次你也隨軍出征,此戰之關鍵利害,你是心知肚明,若是我們再敗,會是什麼樣的結局,你很清楚,希望你好自為之啊!”
大清朝能打的人很多,像濟爾哈朗、豪哥、阿濟格都是統帥大軍的合適人選,而且他們的身份尊貴,完全有資格勝任,但是多爾袞卻不相信他們,擔心他們的忠誠之心,所以一直不敢輕用,阿濟格被他安排到宣大一帶去督軍了,豪哥去盛京守陵了,濟爾哈朗在朝中是打太極的貨色,現在多爾袞只能啟用這些他覺得還能用的人了,另外讓洪承疇去幫忙,也是看中他了解曹變蛟,與他合作甚多,而且洪承疇叛明降清,南明朝廷是不會寬恕他的,洪承疇只能是跟著大清朝走下去,所以他放心洪承疇必然會盡力而為的,這也是為了他自己。
隨著多爾袞的命令,北方的軍隊也是紛紛忙碌起來,開始向河間一帶集結,只待大軍集結之後,立即南下救援山東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