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真定府往西便進入了太行山,一直到平定州,山勢才緩下來,這中間要經過井陘、固關,都十分險要。李自成到了平定州,心境稍微鬆了一點,先是李巖的逃走,緊接著清軍的追兵就殺到了,他甚至懷疑李巖已經投降滿清,帶著他們追殺自己,一群毫無鬥志的殘兵敗將,根本無力抵禦,李自成是在此倉皇而逃,猶如喪家之犬,十分的狼狽,但是到了山西,他也是能鬆一口氣了,清軍想要在追來,須得攻克重重關隘,打固關談何容易,否則當年他也不會選擇繞道宣大一帶了,那裡地勢險要,又有五千兵馬在抵禦,他相信是可以抵擋清軍的,畢竟對方也只有區區三四萬人而已,到了山西地界之後,他希望憑藉太行山的天險,固守山西,然後力圖恢復,只要山西不失守,他大順江山就不至於失去,一旦重整旗鼓、元氣恢復之後,就可以重新進入畿輔,奪取北京。
但他始終不能忘記半個月來他所經歷的連連失敗,這是他以前沒有料想到的,山海關一戰幾乎使他的將士死傷了三分之一,剩餘的跟著自己逃回來計程車卒,也變成了士氣不振的部隊,所以他在離開北京的時候,除了原先的大順軍,一個明軍都沒要,就是這些人拖了大順軍將士的後腿,致使大軍在一片石慘敗,李自成自己是這樣認為的。真定又連著兩次敗北,他自己也是受傷了,與他多年出生入死的老營將士死傷無數,連他的親信大將谷可成也在斷後之戰中戰死了,這使他十分的難過。
還有一件事情也使他感到疑惑不解,三個月前,他們西征之時,河北一帶的百姓是翹首以待,焚香載道的迎接他,如今的百姓竟然會背棄他,堅壁清野以待他的到來;連村莊中的水井都填了,他想不通,為何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出現如此大的反差呢,一到平定州,他就獲悉山西、河南、山東各處都在叛亂,幾乎不可收拾。他不覺自己問道:“難道我大順江山就要完了麼?”
滿清的威脅如此巨大,他們卻忽略了,入了北京城之後,就以為天下已經平定了,他也是對宋獻策、牛金星等文臣謀士有些不滿,為什麼他們事先都沒有預料到這一點,向他進言獻策?若是能夠及早的有所防備,也不至於如此大敗虧輸吧!滿清八旗竟然這般勇猛善戰,而吳三桂還充當了他們的先鋒,李自成覺得殺了吳三桂全家都不夠,恨不得將吳三桂這個兩面三刀、毫無信義之人千刀萬剮。
李自成在平定州並沒有耽誤多久,徑直來到太原。鎮守太原的是明朝降將陳永福,陳永福已經將原明朝晉王王宮作為李自成的行宮。次日清晨,李自成就在行宮中召開了御前會議,討論固守山西的方略。他很清楚,自古以來太原是兵家必爭之地,極其重要,能夠守住太原,就可以保全山西之地。山西安然無恙,就可以使陝西關中無事,那可是他的大本營,絕不可以受到威脅,所以守住山西,是最關鍵的一步棋。
現在李自成手中無多少兵馬可用,原先留守山西的只有三四萬人而已,其中老營將士只有一萬人而已,分佈在平陽、潞州、壽陽與澤州等地各處。如今到處不穩,處處需要兵馬鎮守,才能保住山西穩固。而陳永福手下只有五千人,李自成手中也只剩下不到一萬殘兵。除太原之外,還要分派人馬分守代州、雁門等地,各地的援軍一時之間只怕還上不來,駐守太原城中的只有五千人,一旦真的有戰事,只怕不足用。
“之前山西許多鄉紳大戶雖說投降大順,但這些人都是牆頭草,迎風而站隊的人而已,今見我軍連敗,士氣大損,所以這些人心中只怕已經再想如何將我大順軍趕出山西,這派兵前去剿殺,又是分身無暇,畢竟只有這麼多人,要嚴守各處險要,還要鎮壓亂賊,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
李自成聽著山西形勢的彙報,當下也是恨恨咬牙說:“滿清乃蠻夷之人,這般官紳士民,難道不明白何為民族大義嗎,為什麼偏要在這個時候跟我搗亂?”
他忘記了自己當年是怎麼做的,當年大明朝為了對付滿清,也是傾盡全國之力,也是他們在背後不斷的牽制騷擾中原,使得大明朝的賦稅受損、兵力難以調動,讓滿清一次次有機可趁,突入中原腹地,現在他面臨如此境地,卻並沒有反思這一點。
陳永福當下也是主動進言道:“皇上,請恕臣直言,雖然眼下我軍尚還佔有全晉,可是幾個月來山西的鄉宦官紳,世家大戶,以及讀書士子,多在觀望成敗,仍有不少人存思念明之心,而且據臣下所知,其實山西不少商賈豪門暗中跟滿清交情匪淺,當年崇禎帝在位之時,不少人就暗中將明朝的金銀絲帛販運到滿清之地,且還為他們充當耳目,打探訊息,如今因見我朝山海關戰敗,又失去北京,退回山西,以為我朝已失去天下,又聞南京另立新主,所以這般人乘機叛亂,妄圖恢復明朝江山。”
“朕決議先回陝西,調集重兵,再與清軍決一死戰,讓他們看看,到底我大順強還是他滿清韃子厲害!”李自成當下也是氣勢洶洶的說道。
李自成逃回山西,但是多爾袞卻並沒有繼續追擊,因為多爾袞仍然很忙,他調兵遣將、籌糧運餉、招降授官等事項,這些事情都須要他親自決定,因為他是多爾袞,不是李自成,已經打下來的地方,他需要一個緩衝的時間來穩定局勢,他不會像李自成一樣毫無政治遠見。
多爾袞在進北京以後,立即網羅了一大批明朝的大臣,不管這些人在崇禎朝是否被清議所指責,是否曾經犯過這樣那樣的罪責,只要對清朝有用,有人舉薦,他斟酌之後,就會起用他們,他很清楚,朝廷的建立,單單隻有他滿洲人不行,因為現在他們已經踏出了滿洲,走到了中原,這是漢人的土地,治理漢人,還得需要漢臣才行。所以如今在他手下有一批有政治經驗的臣子,協助多爾袞處理軍國大事,助他穩定人心,出謀劃策,多爾袞才會在入京之後重葬崇禎皇帝皇后,還打出了為明朝報仇的旗幟,很快就獲得了漢人百姓的支援。他還經常召見這些漢臣商討如何剿滅李自成、一統江山的大業,這些人都是久沐官場,多少都有些心得和建議的,他願意集思廣益。
工部衙門也在日夜趕工,已經將李自成燒燬的宮禁園林修理的差不多了。李自成進京之時,這裡受到的破壞不大,沒想到李自成走的時候,還學著三國裡的董卓放了一把火,好在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殿宇巍巍,松柏森森,假山流水依舊,盛京的皇城跟大明朝的紫禁城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然而儘管他多爾袞忙得不可開交,卻是無比地興奮,自從到了北京,明朝的舊臣紛紛投降,除了可以利用這批新投順的漢人大臣來治理漢人,更讓他高興他看到了漢人的奴性,這些人面對強勢,往往會選擇低頭,他相信大清的基業絕對不會止步於此,會繼續延伸出去,他在一步步的謀劃著一統天下的大業,他已經向盛京提出遷都北京,將這裡作為大清的都城,作為定鼎天下的根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