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莊子固,拜見大將軍!”
今天,曹變蛟在鳳陽接見了一個人,莊子固,他並不是有多大聲望的人,以前不過是山西的一個小參將而已,當年跟著山西總兵許定國救援開封,沒想到軍馬行至半道譁變噪歸,一夜之間上萬人馬就散了,許定國獲罪罷職,而莊子固卻緊緊的控制住了手下的那些士卒,沒有讓他們也跟隨而去,也是因此而得免罪,後來李自成攻佔河南全境,莊子固就寄居河南觀望局勢,意圖收復失地,帶著手下幾百人馬一直在歸德府地界流竄。
在半個月之前,莊子固得知大明已經在南京重新建都,定王承繼大統,所以莊子固又在魯豫邊界一帶招募了幾百勇士,南下準備投奔朝廷,正好曹變蛟到了鳳陽,莊子固自然是知道曹變蛟的大明,當年曹氏叔侄在山西擊流賊,那可是聲震山西。
“莊將軍免禮,都是軍旅之中的人,不必拘泥於那些俗禮,坐下說話吧!”
“多謝大將軍!”
“我知道你這些年一直遊戰河南、山東交界地帶,還打起了赤心報國的旗幟,說實話,我曹變蛟深感欣慰啊,自甲申國難以來,先帝殉難,士大夫們投降者比比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口誅筆伐,完全不顧念國仇家恨、禮義廉恥,沒想到在河南之地,還有莊將軍在苦苦堅持著,為了國家大義而戰鬥,實乃天下臣子之楷模,若是我大明人人都能如莊將軍這般忠肝義膽,也不至於走到今日啊!”
曹變蛟說的也是實話,做人容易做官難,做一個有責任心,為國為民的清官,那就更難了,曹變蛟將當官的人分成了四等,一等公而忘私,二等公私兼顧,三等公私不分,四等以公謀私,第一等就是少見的清正官員,為國為民,完全不顧自己,第二等就是公心有,私心也有,為民辦事的同時,也不忘給自己撈一點福利,第三等就是公私不分,什麼都敢幹,為朝廷辦事的時候兼顧傢俬,首先想到的就是將公家的轉化成私家的,第四等那就不必說了,就是實打實的,為了自己的私利什麼都不顧,一心只想著攬權和撈錢,除了好事什麼事都敢幹的主了。
曹變蛟是敬佩第一等,包容第二等,抨擊第三等,對第四等是毫不留情的了。所以他欣賞莊子固,能有這份赤心的人,大明朝真的不多了,就是在他身邊,也已經不多見了,手下那些人有些什麼問題,曹變蛟其實都清楚,只是不觸犯他的底線,他也不想挑明而已。
“大將軍過譽了,這乃是為臣之本分,豈敢得大將軍之謬讚!”莊子固被曹變蛟誇讚的也是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憑藉的就是一顆赤心而已,來此之前也想過很多,有過擔憂,大明朝廷官員的那些人的德行,他不是不知道,但是他還是選擇南歸,沒想到得到曹變蛟如此禮遇,實在是受寵若驚。
“這可是我的真心話,眼下朝廷的風氣並不好,有些人為了自己一己之私,根本不顧念江山黎民,其實說的直白一些,就是他們根本不在乎什麼忠孝節義,那隻不過是他們口頭之上的一句唸叨而已,不管是大順還是大明,他們覺得都無所謂,因為他們依舊可以出仕為官,不過是換一個主子而已,所以他們根本不在乎這些,只想著自己的名望,自己的利益,我也很是痛心吶!沒辦法,想要變改,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也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啊,我期待與莊將軍攜手共建一個新大明!”
聽到曹變蛟如此豪情坦誠之語,當下莊子固也是倍感激動,知道自己沒來錯,當下也是拜道:“多謝大將軍提攜,末將肝腦塗地以報社稷,九死無悔!”
“好了,不是我提攜你,是朝廷不埋沒人才,我會表奏你為副總兵官,從今以後你就跟在我身邊效力吧,我會撥調五千兵馬與你,另外調撥一員副將與你,你率軍且駐守于歸德府,先站穩腳跟,練好兵馬,而後等候我的軍令行事。”
“末將遵命!”莊子固回答的很是激動,自己也終於得以單獨領兵,坐鎮一方了,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機會,一個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是曹變蛟給他的,他從內心深處感激曹變蛟,曹變蛟的公心,也讓他敬服萬分。
“皇上!破了北京以後,我大順軍十數萬將士駐在城內,進城十日,秋毫無犯,十日之後,便開始軍紀敗壞,燒殺搶掠,引起士民不滿,重新思念明朝,大局未定,本該需要施行仁政,收攬人心,可是那個時候大家想的都是錦衣封侯歸鄉,我朝的文臣武將們沒人料到滿洲人會興兵南犯,更沒有人料到吳三桂敢堅不投降,並且會差人向滿洲借兵,滿朝文武們除搶掠錢財之外,別無他想,皇上打了十幾年的仗,方爭得了天下,河南、山東等地都是彈指而定,也正因此也滋生了安樂輕敵之心,將領們封了爵位,將士們分了金銀美女,當年大傢什麼都沒有,所以敢拼命,破了北京後什麼都有了,我大軍二十萬東征,卻鎩羽而歸,就是因為從上到下都是隻想保全現在得到的,缺乏了進取之心……”
真定府、定州,李自成的兵馬剛剛抵達定州,李自成也是召集了所有人前來開會,總結此番失敗之經驗,謀劃下一步出路,這個時候,早就想說話的李巖也是不在隱忍了,第一個站了出來,剖析了這一次他們失利的原因,從李自成說到了全軍上下所有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李自成聽著李巖的話,雖然是語言之中帶刺兒,但是處在目前局面,他並沒有動怒,反而害怕讚賞李巖的坦言,他也知道李巖在軍中威望很高,若是這個時候處置了李巖,並不利於同心對敵,滿清和吳三桂的兵馬隨時都會追來,軍心不可亂。
當下李自成也是露出一絲苦笑,輕輕點頭,用平緩的口氣說道:“先生所言甚是,這些情況朕也是心有體會,自從破了襄陽,接著又攻佔了承天、荊州,湖廣長江以北都歸了我們,隨後於襄陽建立新順朝廷,到了此時氣候已成,緊接著戰敗了孫傳庭,進入關中,明朝文臣武將相繼投降,年初過平陽、破太原,雖有寧武關小挫,卻也是一路勝利到了北京。所以進了北京以後,明朝的舊臣紛紛投降,這是大勢所趨,怪朕一時失了心智,才有此番大敗啊。眼下最要緊的是退兵,其他的事可以以後慢慢再說。在退兵的事情上不知道先生你有什麼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