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河,天柱山中的一處谷地,地形險要,此刻,張獻忠所部的一支人馬就聚集在此,人數約莫有三四千人,為首之人乃是劉文秀的部將祁三升,祁三升,陝西涇陽人,是劉文秀手下一員驍將,年近三旬,與劉文秀私交甚好。
劉文秀的離去,讓張獻忠所部出現了分離之態,而後又出現三鷂子王興國的事情,張獻忠所為雖然無奈,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張獻忠這種隨意拋棄部將的行為,令他們寒心了,更何況劉文秀是張獻忠的義子,王興國是張獻忠的養子,這樣重要的人物,張獻忠放棄都沒有皺一下眉頭,更何況是那些地位低微的人呢?
祁三升一夥是趁亂私自離隊的,不想被張獻忠當作棋子,所以帶著本部人馬逃了出來,流竄到了此地,何去何從,他們也得商量一下了,夥同祁三升離開至此的還有劉文秀部將高承恩。
“眼下我們已經和八大王徹底的決裂了,就是想回去也回不去了,接下來怎麼辦,你我二人還要商量著來,我的意思是去找劉將軍,不知道高兄你是什麼意思?”
“我們出來不就是為了前往投靠劉將軍嗎,這一點毋庸再說了,據先前的哨探回來稟報說,劉將軍受傷之後,就被送往天堂寨養傷,我們就去天堂寨便是!”
“好!既然高兄也贊同,那我們就去天堂寨,但是還得派人先前通個氣,看看那邊是什麼意思,劉將軍在哪裡是什麼情況,我們尚不得而知,還得知根知底才行。”
“就這麼辦吧!”
劉文秀此刻還在天堂寨養傷,而曹變蛟和黃得功還在追剿張獻忠,一步步的收縮圍剿圈,天柱山再大,張獻忠也不是一個人,那可是近十萬,他們還是有跡可循的,這幾日來,張獻忠掉隊的人馬都是被他們不斷擒獲,已經多大兩千多人了,不過多是老弱婦孺,實在是走不動了,這才成了他們的俘虜。
這幾日不斷的有明軍士卒往天堂寨押送俘虜、物資各類戰利品,劉文秀也是看在眼裡,這些都是張獻忠一路從湖廣輾轉淮南奪得的物資,在襄陽的時候殺了襄王,奪了楊嗣昌留在襄陽的所有物資,那可是十幾萬人馬的軍備,還有襄王一系數百年的積蓄,都被張獻忠搶了,一路下來,幾百萬兩的金銀,數百車的物資,綢緞、布匹、糧食,多不勝數。現在都是便宜了曹變蛟,每天都是有大批的車隊回到天堂寨中,繳獲的物資,堆成了好幾座小山。
劉文秀帶著傷走出了營帳,在營內來來回回的走著,活動著筋骨,在床榻之上躺了四五天了,人也覺得睏倦,這些年還沒有如此的清淨過,幾乎是無時無刻不在奔走作戰,從陝西到山西、河南、湖廣、四川,小半個大明都轉遍了,在出來之前,從來沒想到大明的天下如此之大,而且他所到的地方還不是整個大明,只是西部小半邊而已罷了。
“曹參將……”這個時候劉文秀看到了曹文耀,也是點點頭算是見禮了。
曹文耀負責鎮守後方,看到劉文秀出來活動,也是笑了笑,說道:“劉將軍,傷勢沒什麼大礙了吧!”
“多謝關心,醫官照顧的不錯,已經好了許多了,再有幾日,當會無虞,不知道曹將軍什麼時候會師,這幾日看到每天都有俘虜、物資押送回來,該當結束了吧!”劉文秀也是好奇的問了起來,不管怎麼樣,那都是他先前效力了十幾年的隊伍,還是有些感情的,至少那裡還有他許多舊部好友在。
“這個還不知曉,我也沒有得到訊息,不過想來也快了,聽回來的斥候說,已經找到了張獻忠的蹤跡,正在追擊……”曹文耀也沒有隱瞞的意思,將自己所知道的都是告訴了劉文秀,劉文秀已經投誠,曹變蛟特別囑咐過,要厚待劉文秀,他現在是自己人。
“報……二位將軍,門口有一人,說是劉將軍的舊部,要見劉將軍!”
“走,去看看……”劉文秀也很是意外,為了顯示無私情,當下也是拉著曹文耀一起去,免得到時候鬧出什麼嫌隙來,他都已經走上了曹變蛟這條船,自然要坦誠相對。
劉文秀和曹文耀來到轅門前,劉文秀一眼就認出了來人,當下也很是激動。
“你是齊老六,祁三升的副將,你怎麼來這裡了?”
“劉將軍,我是奉命前來見將軍的,祁三升將軍和高承恩將軍已經脫離了八大王的隊伍,想來跟隨將軍,但是又恐將軍不會接納,所以讓小的前來,探聽一下將軍的意思!”
劉文秀當下也是看向曹文耀,曹文耀笑道:“這是好事啊,我想若是言龍(曹變蛟表字)若是在此,肯定也會同意的,這件事我可以做主,讓他們放心前來,不會虧待他們的。”
聽到曹文耀這麼說,劉文秀也是放下心來,畢竟他也是剛剛投效,在這裡面他還是得聽從曹文耀的意思行事,這牽扯到一個避嫌的意思,誰知道這些人是真的前來投效,還是來探聽虛實的呢,劉文秀也是需要承擔很大的責任。
“老六,你回去告訴祁三升和高承恩,就說曹將軍準了,讓他們放心前來就是,只要他們是真心投效,曹將軍必會善待他們的。告訴他們,若是真的投效了官軍,那就得遵守曹將軍的軍令軍紀才行,讓他們自己定奪吧,我不勉強他們!”
劉文秀還是叮囑了幾句,這些人流竄各地,性子野了,並不好管,劉文秀一個人可以小心謹慎的在這裡,但是這些人既然是他的舊部,那麼他就得對他們負責,因為這些人是衝著他劉文秀前來的,若是他們真的無法忍受,那就讓他們自己選擇好了,自己不去勉強他們一定要參加官軍。
“小的明白了!”
翌日,祁三升、高承恩帶著部眾來到了天堂寨,曹文耀和劉文秀兩個人接待了他們,給了他們妥善的安排,按照曹變蛟所製作的規章行事,願意從軍的,編入軍伍,若是不願意的,想種地的,那就讓他們去進行軍屯,劃分土地,在巢湖到淮水之間的無主荒地之上進行耕種,由軍需處提供種子、農具等所需之物,收穫後軍三民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