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79章 古董 安王下巡,城裡面戒嚴
我跟九衣見面, 通常都是在日暮時分無人的小巷。
每天我賺的銀子,先分三分之一給她,這樣算作欠她錢的利息。其餘的, 等我之後想到辦法了再還, 將債給清了。
我租住的房子雖然不大, 但是價格不算低, 為了出攤方便, 只能租在城中,也是一筆花銷, 遂我開始尋找其他謀生的路子,看能不能夠再補貼一點。
恰好因為我字寫得好, 城中一個富戶聽說了我,想要請我去當他兒子的先生, 只專門教他寫字。
我於是應下。
那富戶名叫祝博厚,家裡面做布匹生意, 在昌桉縣是數一數二的有錢, 人身材有些短,肚子大,愛戴帽子,愛扳指, 愛拿扇子出街, 很多人都知道他,雖然他身上沒有功名,但是家裡面蒐集有很多古籍, 風雅的寶貝,有人說他是愛書之人,也有人說他附庸風雅, 滿腦肥腸。
祝博厚愛買古董,時常有古董商人到他家裡面來,送過來最新到的貨給他看,他喜歡就直接留下來,叫賬房去支錢。有一天我發現他書房裡面多了一副筆洗,玉做的,潔白清透,上面雕刻一隻栩栩如生的秋蟬,突然之間,腦中一震。
一根弦響,滿是餘音不絕。
“張先生?”祝博厚咳了一聲,“先生看,我這幅字怎麼樣?”
“秋蟬照月。”沒有明白為什麼,我脫口而出。
祝博厚放下筆,訝然看我:“張先生好眼力,我這個筆洗正是當年賢昭帝送給安王的秋蟬照月!”
他將筆洗拿起來,專門走了兩步,剛好窗戶照進來的光撇下來一縷在筆洗之上,襯託那筆洗更加瑩潤,筆洗上雕刻的秋蟬和明月更加栩栩如生。
“據說當年賢昭帝總是到訪安王府,見到安王家裡面都是美人,且常常笙徹不止,說安王不學無術,送他一副筆洗諷刺他。安王當年受寵,明面上接了賞,但內心不悅,竟然偷偷將禦賜之物給賣了出去。”
“沒有這回事……”突然,我啞住。
我不知我在說什麼。
還有一個人更不明白我在說什麼。
“張先生?”祝博厚放下筆洗,不悅看我。
“這個筆洗是假的,”我腦子裡亂上加亂,許多話不假思索,“秋蟬在右邊不在左邊,那是一塊糖玉,剛好一點糖,飄在了蟬頭的位置。這是一塊仿的。許多人都以為,秋蟬照月是一塊白玉,只是有人寫詩寫錯了,以訛傳訛。寫詩的人見的秋蟬照月是另外的一塊,但這一塊不是給安王的那一塊。”
祝博厚拿著筆洗找周重培——專門倒騰貨的古董商人算賬。
他買這筆洗花了八千兩,因為這是個孤品,而且還是禦賜的孤品,帶有一個頗有虞詐的故事,往往帶有故事的古董,就比一般的古董高出一半的身價。同時周重培跟他說,這個貨是他花了大價錢從京城搶回來的,貨一到,城裡面另外有幾個富商也想要來買,是因為他兩個關繫好,所以他提前過來問,看他要不要。
祝博厚找周重培算賬之前,找人去鑒過,鑒出來這個玉好,但是産地不對,應當不是那幾年獻進宮裡面的玉,而且這個玉也有一個說法,早就有人見過在賣,又對應另外一個故事。
故而這東西算假,也不算太假,也值錢,但套了一個皇家禦賜的故事,價格就翻了十倍有餘。
因為這樣一件事,我也有了一點名氣。
祝博厚逢人到處說,是因為他家裡面有個先生,一眼看出來這個東西不對勁,說我眼睛毒。後來他那些朋友,常常到他府上來訪,帶著一些收藏的古董玩物,叫我去幫忙掌掌眼。
我在這方面也說不清楚什麼造詣,不會鑒真,只會鑒假,尤其是那些號稱皇家禦用宮廷之中由太監宮女帶出來流落民間的珍寶,我都說假。
至於假在什麼地方,我也說不明白。
反正拿給我看,我就這樣答。
因為我不會鑒真,說不出來其他古玩的身世來歷,就連鑒假,也說不明白——除了祝博厚收藏那個假筆洗我想起來一些來歷,其他一概,我只能答一個假字。
往往乘興而來的客人見了我,都敗興而走,故而院中有人給我取了個別號,叫張敗。
祝博厚偷偷跟我說,讓我看不出來真假的時候,都一律當真,誇一下他那些朋友的藏物,不要讓他們臉面上過不去,連帶顯得他這個主人招待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