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用飯盒煨著烤腸表達感謝……總感覺差點意思,還有莫名的羞恥感。
彷彿回到了小學住宿的時光,其他同學都刷飯卡吃食堂,只有自己和弟弟在校門口等奶奶送飯。
髒髒的銀灰色鋁盒,裡面是溫水煨著的雞蛋和豆腐,主食吃饅頭或花捲。
吃飯時總要悄咪咪的,怕同學們瞧不起,怕被孤立。
如今想起來……飯盒似乎沒怎麼變嘛。
“謝謝奶奶,吃完了。”
李榕回憶間,白木棉吃完烤腸,將飯盒還了回去,並認真評價
“很好吃,還熱熱的。”
“下面塞了熱灰,保溫的呀。”
老奶奶笑得開心,輕撫著凹凸不平的飯盒,慈眉善目的樣子讓李榕一陣恍惚。
以前奶奶送飯時,自己總是偷偷地接過飯盒,左顧右盼地藏進書包。
吃完後把飯盒還給奶奶時,彷彿是丟一個燙手山芋,動作迅速,不願過多沾手。
而白木棉不同,她很自然的接過飯盒,也不會躲起來吃,吃完還會給出評價,最後光明正大的歸還飯盒。
而奶奶也笑得開心自然。
那麼,小學給自己送飯時,奶奶該有多傷心?
【我真不是個東西……】
李榕眼眶一紅,曾為了一丟丟自尊心,竟傷害最親近的人那麼久,至今才反應過來。
更令人崩潰的,是自己沒有勇氣重提那件事,希望靠逃避換取片刻安寧,簡直軟弱如蛆蟲。
【我死掉算了】
楊曙看到李榕的心理活動,評價是……的確軟弱。
為逃避現實,竟使用了擺爛終結技——那咋辦嘛,要不然我死掉算了。
有的人並非懦弱,只因勇氣藏得太深,很難翻找出來。比方說李榕的那份,就埋藏在小學時代。
於是,楊曙準備推她一把
“奶奶,這飯盒用挺久了吧?”
“啊,這倒是,以前經常給榕榕姐弟送飯用,”奶奶說道,“質量挺好,就用到現在了。”
李榕聞言,明顯慌了一瞬,卻也有莫名的期待。
楊曙追問
“那現在還送嗎?”
“嗨呀,孩子們都長大了,要面子的嘞,”奶奶樂呵呵說,“現在就我自己偶爾用。”
楊曙看向不知所措的李榕,一句話將其‘自尊牆’推倒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