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月流落滬城後為了生存又重操舊業,再次登臺演戲,她的名聲很快又響徹滬城的大街小巷。
三年之後,林秋月嫁給在新政府工作的潘文生,一年後,滬城再次淪陷,林秋月跟隨潘文生前往香港避難。
林秋月在香港的平靜生活只維持了四年,四年之後香港政府向日軍投降。
日本為宣傳需要,出資邀請林秋月登臺表演親日劇目,被林秋月嚴詞拒絕。
曾經身為新政府工作人員的潘文生為了保住性命,開口要求林秋月接受日本的邀請,並將林秋月軟禁在家中。
與此同時,重慶方面安排人潛入香港搶救各界文化名人,林秋月立即同意離開香港。
到達重慶之後,林秋月堅決要與潘文生離婚,並拒絕了重慶方面的挽留,準備回桐市生活。
潘文生既沒了官職,又被妻子拋棄,心中很是憤怒。
他自知留不住林秋月,便一門心思的想著要謀求一個體面的職位,在知道特務頭子陳慶禮心之後悅林秋月,潘文生設計將林秋月獻給了陳慶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林秋月落入陳慶禮之手,在她想盡辦法想要逃離陳慶禮的時候,失蹤多年的於清城想辦法聯絡上了林秋月。
原來於清城入伍後,很快被軍閥頭子看中,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再後來於清城與軍閥家的小姐結婚。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戰役在不斷打響,軍閥身上流氓習性雖重,但他不失為一個愛國將領,帶著手下打了不少日軍。
後來軍閥在一次與日軍的戰役中犧牲,於清城接手了軍閥的勢力,他很快整頓好隊伍,帶著剩下的人轉投到革命軍的陣營。
於清城之所以聯絡林秋月,是起了讓林秋月從陳慶禮這邊竊取情報的心思。
林秋月知道於清城還活著,甚至還成了革命軍的將領後,心中既高興又怨恨。
她欣喜自己年少時的戀人當初保住了性命,並且成了一個愛國將領,又怨恨這動盪的年代讓這個民族如此多難,怨恨戀人當初沒有想辦法跟她聯絡,讓她知道他還活著。
畢竟,林秋月在滬城的那三年名聲著實不小,於清城還不至於聯絡不到她。
此時面對於清城的請求,林秋月雖然心中不願,但想到新政府的腐敗不作為,再想到潘文生和陳慶禮狼狽為奸的苦苦相逼,她還是咬著牙答應了下來。
林秋月在陳慶禮身邊三年,為於清城提供了大量的機密情報。
戰爭結束後,陳慶禮本有機會逃走,但林秋月不願意離開重慶,陳慶禮也留了下來。
林秋月錯愕之餘,想到陳慶禮這些年對她的好,以及他故意擺在明面上的機密檔案,這才意識到陳慶禮早就知道她做的那些事情。
而他之所以不揭穿她,甚至還有意無意的為她提供情報,只是因為他是真的喜歡她。
知道陳慶禮接受審判後會被判終身監禁,林秋月心中不忍,找到於清城,想要他出面斡旋,減輕對陳慶禮的懲處。
林秋月的要求被於清城拒絕了。
陳慶禮被關押後,林秋月與於清城交惡,前往香港定居。
劇本到這裡就正式結束了。
只是蘇辭看過林秋月傳記,知道林秋月終生未婚。
她到了香港之後,用陳慶禮為她準備的錢財開了一家影視公司,並且拍攝了多部影視劇,也捧紅了許多影視明星。
到晚年時,林秋月將她與陳慶禮之間的故事寫了下來,待她去世,手稿傳出,人們這才知道林秋月與陳慶禮之間的故事,也窺見了林秋月月陳慶禮夾雜著愧疚的複雜情感。
蘇辭看過林秋月寫的那本書,書中提到於清城時,語氣頗為不屑,並用十分刻薄的字眼嘲諷於清城人品不好。
由此可見,林秋月是一個非常耿直的人。
哪怕在她年老時回憶起於清城,她依然很討厭他,並毫不掩飾自己對他討厭的情緒。
此時喬松也已經看完《追兇十七載》的劇本,看到蘇辭眼睛發亮,緊緊捏著《南國佳人》的劇本半天不捨得鬆開,心知她是看中林秋月這個角色了。
《南國佳人》是關山導演正在籌拍的電影,林秋月又是華夏民眾非常熟悉的傳奇人物,也正因為林秋月被觀眾熟知,演繹起來難度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