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戰陽泉

推薦閱讀:

“我曾經聽太尉說你李曼成有長者之風,今日一戰,我將後背交給你,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陽泉城下,陷陣將軍高順,也是對著他的同僚,還只是一個普通校尉的李典說道。

第一次合肥戰役,對孫十萬來說有一個好訊息,還有一個壞訊息。好訊息是張遼沒有來,在河北打袁紹呢。壞訊息則是高順來了,在歷史上沒有太多表現機會的他,這一次贏來了一個更大的舞臺。

隨著曹操身亡,夏侯淵帶著剩下的殘軍向秦誼投降,秦誼也是得到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將領,譬如於禁、李典、曹洪、曹純等人。

只恨之前曹操打得太狠,也是把他手下的大將夏侯淵、曹仁、樂進,還有曹休這年輕一代的幼苗,都給打沒了。

投降的眾人之中,除了曹洪沒有繼續從軍,回去繼承自己的萬貫家財以外,其他人都被秦誼留用。像是李典和于禁都被安排到揚州來。

而這一戰,陽泉守軍也沒有想著被動的守城,而是打出去挫一下孫家的銳氣,作為最高指揮官,究竟考驗的忠誠戰士徐晃在陽泉坐鎮,派出了高順和李典出戰。

畢竟高順之前是呂布的部下,是呂布被殺後才投奔到秦誼麾下的。而李典比高順還不如,呂布好歹是友軍,秦誼的老丈人,曹操那可是實打實的敵軍,和秦誼作對許久了。

作為首要任務是守住陽泉的徐晃,得對這兩位部下防著點兒,哪怕秦誼已經確定高順和李典絕對忠誠可靠。

高順為人清白,歷史上寧肯死也不向曹操說一句話,這種人既然向秦誼宣誓效忠,那自然是極其可靠的。至於李典,他背後的乘氏李家已經投降秦誼,他要是在陽泉投敵,恐怕整個家族都不會好過。

不過一向小心謹慎的徐晃,還是選擇自己坐鎮陽泉,讓高順和李典出去拼命。對於這個安排,高李二人也無話可說,如果他們作為主將的話,也很有可能做出這個選擇。

只是高順和李典之間,卻也是有著很深的矛盾,就像是歷史上李典和張遼的關係非常差勁一樣,作為呂布軍的一員,高順手上也是沾著乘氏李家不少人的血,而本位面高順的舊主呂布,就是被乘氏李家的人襲殺的。

“將軍放心!這是國家的大事,李典絕對不會因為自己的私仇而不顧大局的!”高順提到了這事,李典也是馬上對他說道。

比起性格惡劣,和各種同事樂進、李典、武周、胡質)鬧不和,只有呂布、關羽這種頂級強人能夠鎮得住的張遼,高順的性格無疑要好上不少,不過因為之前的仇隙,即便是號稱“長者”的李典,態度也只是一般。

而聽了李典的話後,高順也是沒有再回答,徑直策馬,帶著自己的一千陷陣營殺出了陽泉。

對於自己的新任主公,高順還是非常忠心的,畢竟他比原先那個王八蛋呂布實在強了不知道多少。高順也不止一次勸說呂布,不要亂動部將的女眷,可是不但沒有取得效果,甚至和呂布鬧得有些僵,如果不是呂布死的早,說不準他的陷陣營都要被呂布給奪去。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呂布的死對高順來說簡直是死得太是時候了。呂布死了之後,高順終於可以毫無顧忌得去跳槽,再也不用因為自己的某些道德潔癖而去強行綁在呂布身上。

而現在,正是高順大展拳腳的時候,為自己的新主公,也為自己,去打出屬於自己的一個傳說。

“高順在此!誰敢擋我!”隨著一聲用全身的氣力吼出來的聲音爆發之後,高順也是帶隊殺了出去。

儘管之前周瑜已經對陽泉守軍主動出擊,趁著己方立足未穩之時進行突擊,消磨己方士氣的戰術已經有所預料,並且做出了足夠的應對,可是當真得打起來之後,周瑜還是覺得自己做得實在太少。

高順部的一千人,實在太猛了,就像是下山的猛虎一樣,在高順率軍衝入東吳的營壘之前,高順就已經親自斬殺了數十名過來阻擊的東吳士卒,還有兩名東吳將領。

隨著殺進東吳營壘之後,這柄鋒利的屠刀依舊犀利,更是一路徑直殺向孫權所在的山冢。以至於讓初次經歷這種大戰的孫權都有些緊張,命令手下的護衛趕緊用長戟在前面組了一個防守陣型。

而在孫權身邊究竟沙場的周瑜,卻是要淡定上不少,而隨著局勢的變化,看著高順部已經深入東吳軍陣之中,周瑜也是命令手下揮動旗幟,讓韓當率領騎兵,程普率領步兵合圍突入軍陣之中的高順部。對周瑜來說,哪怕傷亡大一些,只要能夠吃掉這一千人,那絕對是賺的。

與此同時,已經殺入東吳陣營中的高順,卻是已經有些殺不動了。比起歷史上的張遼來,高順的運氣有點兒差,他多面對的敵人是處在戰力巔峰尾期的江東軍,還有著周瑜這樣的名將來進行指揮。

如果是換成歷史上的合肥,高順也是有著機會殺到孫權帥旗之下,把孫權嚇得趕緊跑到一處山冢上,在下面大聲得挑釁著——“孫賊,你下來啊!”

只是一個人的奮鬥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歷史的程序。當週瑜,程普還有韓當在這裡的時候,已經註定高順無法像張遼一樣,取得那場耀眼,近似史詩般的勝利,

當殺到距離孫權所在的山冢還有一小段距離的時候,高順悲哀得發現,想要在這一戰中斬首孫權或是周瑜的想法恐怕是做不到了。

而遠處,卻是有兩股煙塵沖天而起,似乎有兩支建制完好的強軍,正朝自己的後路包抄過來,想要吃掉自己。

——我是孫十萬長長舒了一口氣的分界線——

典、順素不睦,順恐其不從,典慨然曰:“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乃率眾與順破走權。——《季漢書·李典傳》

喜歡三國之宜祿立志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宜祿立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漢末之海上霸業 貞觀女婿:李二求我做駙馬! 詭舌神探 去三國直播 西域風寒 地中海霸主 北國諜影 大唐:開局被李世民偷聽了心聲 執局 高明的蘇婉 重生之關東匪王 全能基地 傷宋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