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宜祿立志傳 > 第四十六章 煤窯歡迎你

第四十六章 煤窯歡迎你 (第1/2頁)

推薦閱讀:

“大丈夫生當如是!”

望著延綿幾里路,飛馳在西河郡大道上,再行進一段時間便要進入太原郡的匈奴騎兵,陳若也是忍不住生出一種豪氣來。

就在幾日之前,他跋山涉水來到美稷的南匈奴王庭,說服了匈奴右賢王呼廚泉站出來造反,奪回屬於他的匈奴王位。

呼廚泉本身便對奇利頗有不服,再加上兄長於夫羅的遺言,和陳若的一番誘導,也是讓他決心站出來奪回屬於他的一切。

而這個時候,因為南匈奴王庭之中一些部隊被幷州牧王澤所徵召,前往常山和黎陽進行服役,奇利手下的力量也是受到削弱。這個時候起事控制了匈奴王庭,造成既定事實,那些被徵召到漢地的匈奴人回來之後也只能認下自己這個王。

於是呼廚泉果斷調動自己的親衛們,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本著強幹弱枝的原則,奇利這些年也是一直在針對他,譬如說這次派去漢地作戰送死)的部眾,呼廚泉的手下的比重明顯要比奇利的人要多一些。

不過政變這種東西從來都是弱者針對強者使用的,尤其是南匈奴這邊政變的手藝明顯要比漢人們差上不少。

有了陳若這麼一個智力扶貧的主,呼廚泉直接在奇利召集部落頭領宴飲之機,果斷採取斬首行動,率領精銳本部突襲,當場斬殺偽匈奴單于奇利,還有他手下的幾個鐵桿心腹。至於剩下的那些部族首領,雖然也有幾個不服呼廚泉的,但是利刃架在脖子上,自然是不服也得心服。

隨著呼廚泉在陳若的協助下,快刀斬亂麻得處理完匈奴王庭的事情,也是馬上按照事先的約定馬上點起了一萬騎兵,進攻秦誼在幷州的統治基地太原。

已經擁有國際視野的呼廚泉也是想明白了,要向坐穩自己的位子,遠在黎陽的秦誼最好是要吃敗仗的,袁紹統治了漢王朝,那麼他自然是有功之臣,即便是袁紹沒能徹底幹掉秦誼,實力大損的秦誼也只能安撫自己。

現在呼廚泉帶著萬騎攻打太原,就是為袁紹的勝利爭取機會。更何況太原可是幷州的統治中心,在那裡搶上一把,能夠大力凝聚起匈奴人的團結意識,畢竟可是一起搶過劫的交情。

看著匈奴騎兵浩浩蕩蕩殺向太原郡的陳若,忍不住也是充滿了滿滿的自豪,作為一名優秀的說客,自己說動南匈奴造秦誼的反,說不準將會成為主公袁紹一統天下的轉折點,將來更會被人與張儀、蘇秦、酈食其等知名說客們相提並論,甚至若干年後也會出一篇《陳若說匈奴王》的名篇讓後人們學習。

只可惜陳若的夢醒的有些早,就在萬騎匈奴騎兵沿著大道穿過一處濃密的森林附近時,突然間從森林裡面射出來一排的弓箭,像是傾瀉的雨點一樣,一下子釘死釘上了上百名匈奴勇士。

受到襲擊的匈奴兵還沒來得及有所反應,遠處也是喊殺聲四起,大概有兩千之眾的漢騎,從遠處的一座山谷之眾殺了出來,而在那座森林裡面,緊跟著也是殺出來三百具裝騎騎兵。

平心而論,這些漢軍具裝騎,比起當日在元氏痛打袁紹的具裝騎來裝備要差上一個檔次,不過面對著甚至有部分士兵在用骨制箭頭的匈奴兵來說,倒也算是武裝到牙齒。然後這支三百具裝騎士兵馬上便將匈奴人的萬騎從中間給攔腰截斷,而從森林裡面殺出來的近四千名漢人步卒,也是在那裡擺好陣型,依靠著地勢,用強弓硬弩開始對匈奴騎兵進行齊射。

“怎麼還有這麼多幷州軍?”當看著殺出來六千多名幷州軍士族之後,呼廚泉和被他因為智囊的陳若都是吃了一驚。

這段時間秦誼被三路諸侯圍攻,也是幾乎把太原地區的丁壯給蒐羅一空,不是拿著刀槍上戰場,就是為前方大軍運送輜重給養,怎麼一下子竟然拿出這麼多的部隊來呢,這可是六千漢軍精銳啊——整個幷州都不應該能夠蒐羅出如此多的武裝來。

戰場的局勢可以說是瞬息萬變,就在這一會兒的功夫,三百具裝騎已經將呼廚泉的騎兵給截成兩段,漢軍步兵利用這陣型和弓弩,開始大肆屠殺被具裝騎分割開的一部分匈奴騎兵,而遠處的兩千騎兵則是繞後,準備包圍另外一截的匈奴騎兵。

之前都是一漢當五胡,不過到了漢末,已經達不到這個比例,不過一漢當三胡還是能夠做到的。六千漢軍士兵那就是接近兩萬匈奴兵的戰鬥力,被優勢漢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的埋伏,整個南匈奴的萬騎一上來便已經失了先手,損傷了近千人,更過分的是還有一個千人的部落竟然臨陣反水,直接加入了大漢爸爸的佇列之中,局勢一下子就變得不可收拾起來,差不多讓呼廚泉部達到達到一對三的兵力劣勢。

呼廚泉看著那個反水加入漢軍攻打自己的隊伍,赫然是屠各部。這屠各也算是匈奴人中漢化比較深的部族,平日裡和漢人做買賣也是最積極的一支,更是奇利的堅定支持者,也就是之前迫於呼廚泉的刀劍,他們這才選擇效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最新小說: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漢末之海上霸業 貞觀女婿:李二求我做駙馬! 詭舌神探 去三國直播 西域風寒 地中海霸主 北國諜影 大唐:開局被李世民偷聽了心聲 執局 高明的蘇婉 重生之關東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