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大米!打死這個沽名釣譽的傢伙!”然後在有些人的鼓動下,事件進一步升級了,居然有人要打耿和。
“對!打他!”
……
“文合,你這是何意啊?”看著氣勢洶洶的廣武百姓,耿和也是直接望向了始作俑者秦誼,他也不想成為一個因為民憤而被打死的縣令,尤其明明沒有做什麼太過分的事情。
面對著耿和的質問,秦誼卻是微微一笑,然後徑直來到耿和身邊,一把將他身上的銅印黑綬給扯了下來,握在手裡面把玩著。
“你……”而被秦誼把印綬給扯下來的耿和也是氣得說不出話來。
漢代官員的印綬其實就是後世官員官印的雛形,不過漢代的印綬只是官員之印,而非官府之印。印綬由官員隨身佩帶,除非因犯法、罷官等緣故例應追繳外,升官調職或告老病歿,都可帶走。中央因某個治事官職有缺而另授新官時,通常總是另鑄新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直到後世宋武帝劉裕時出現了“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官印移交制度,官印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公章,再也不是官員自己的。
不過印綬雖然是官員自己的印鑑,但同樣也象徵官員的權威。
秦末天下大亂,項梁指揮項羽拔劍砍下會稽郡守殷通首級,“佩其印綬”,然後便自封為新的郡守,行令各縣。
漢武帝時,退婚流的鼻祖朱買臣被任命為故鄉會稽郡守怎麼都是會稽),把隨從丟在城外,自己故意穿著又髒又破的舊衣裳來到郡邸,在被手下們各種鄙視冷落之後,這才稍微露出繫著官印的綬帶,這才成功裝逼打臉成功。這朱買臣要是生在現在,妥妥的網文大神,各種扮豬吃老虎、裝逼打臉的情節真是信手拈來。
現在秦誼一把扯掉耿和的印綬,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耿和偏偏是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到了這個時候,耿和的處境不比鄧艾兵臨城下的劉禪強不了多少,這段時間秦誼又是義診,又是挖河渠,又是聯絡豪強,也是已經把耿和給徹底架空,別說現場耿和生死只是秦誼一句話的事情,就是讓耿和回去蒐集兵將來和秦誼幹仗,耿和也是翻不起多少水花。
現在耿和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雁門太守王澤和幷州牧、大漢相國董卓這兩個上級,但是前者這段時間和秦誼好的像是穿一條褲子,前段時間還是因為定襄之戰而把秦誼誇了一番,稱之為留侯在世,後者則根本無暇管幷州的事情,甚至可能會因為樸素的階級意識會叫幹得好,耿和根本就無所依仗。
耿和又瞪了似笑非笑的秦誼一會兒之後,終於服了軟:“文合莫要為難我,你想要什麼,我給你就是,莫要傷我性命!”
“明廷多慮了!文合如何敢傷害朝廷命官的性命,不過明廷您的確是不大適合為官,至少不適合在廣武為官,不如找個地方靜養一下如何?”
“文合看著辦吧!其實和你們縣的高明廷一樣也不是很差!”耿和倒是聽過秦誼對付原平縣令高崇的事,現在高崇已經成了一個橡皮圖章,全縣的職權被他引狼入室任命的秦騰所把持,自己成了一個透明空氣,不過吃穿用度等待遇什麼的倒是都不缺,這現在也是耿和所能要求的一點兒待遇了。
“這個明廷請放心,這點兒待遇總會給您的!來人,護送耿明廷回家!”
——我是再下一城的分界線——
“原平、廣武豪俠爭附之。”——《季漢書·秦誼傳》
喜歡三國之宜祿立志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宜祿立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