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著秦家村幾十裡的趙家堡,一座與秦家塢堡比較神似的塢堡中,趙家的族長趙盛,望著初秋的烏雲也是沉默不語。
和四百年前在原平安家的外來戶老秦家不同,他們趙家可是真原平土著。看看他們的姓氏趙,也就能知道他們是戰國時期的趙國後人。
太原郡其實才是趙國的龍興之地,晉陽更是在中牟和邯鄲之前便已經成為趙國的都城。在公元前229年,秦國滅趙,趙國公子嘉還跑到雁門郡的隔壁代郡,當了幾天的趙代王。
也就是說原平這地方,還有東北的代郡,南邊的太原,都是人家趙國的老巢,在這裡遇到一些趙國遺民簡直太正常了。
反正當秦誼的祖先從關中出發跟著韓信再一次剿滅趙國後,便被轉業安置在了原平這個古趙國的核心區域。
現在回想一下,這個安排可能是故意摻沙子的行為,就是給新徵服的趙國區域埋進去的一顆釘子,要知道秦誼家祖上是關中人,多半是秦國公室後人,怎麼可能會和姓趙的穿一條褲子呢。
這個陰毒的決定也是讓老秦家在原平的發展舉步維艱,和周圍姓趙的人可都是仇敵啊。也就好在大漢立國之後,雁門邊疆一直不太安穩,驍勇善戰的秦家才勉強在原平立足。
過去四百年間,秦趙兩家一直是齷齪不斷,彷彿戰國時期秦趙兩大國之間的戰爭一樣沒有停息。不過因為漫長的歲月,兩家倒是把秦趙兩國的恩恩怨怨給忘了個乾淨,雙方的主要矛盾是在爭奪原平那有限的生產資源上來。
兩幫人都是豪強,又拉攏包庇了周圍的一些小村落,經常就爭奪水源、耕地等問題展開械鬥,也就在鮮卑入境那幾年沒有大打出手。
這幾百年的仇恨下來,秦趙兩家可以說是不死不休,全然忘了兩家一千多年以前可是一家人的。秦國王室和趙國王室都是商朝名門嬴姓部族之後,為商紂王手下大將嬴飛廉的直系子孫。
也就是兩家沒有青年男女會談戀愛,要不然結果不會比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下場強上多少。
這幾天趙盛的心情一直不好,首先便是老對頭秦仁的孫子秦誼回來了,而且這個孫子是帶著六百石的墨綬銅印回來的。
原平最近不是沒有出過六百石的官,但是卻沒有一個是在二十五歲前達到這個官職的。而現在秦誼卻只有十八歲,將來的前途實在不可限量。
至少秦仁出去見原平那些頭面人物的時候,那些人都會把秦誼說成三公苗子。雖然這裡面有客套的成分在,但卻未嘗沒有可能,能坐上三公這種職位的人,無不年紀輕輕便有了很大的名聲。
而趙盛為秦誼回來感到不爽,主要不是因為嫉妒秦誼的官位,而是發自內心得憎恨秦誼,因為他寄予厚望的三兒子,被秦誼給害死了。
趙盛今年四十二歲,和秦仁差了一代,自從十幾年前接過趙家家主的位置之後便孜孜不倦得和秦仁作對,不過他沒有秦仁的眼光,沒有像秦仁一樣有轉型士族的長遠打算。
而對趙家的人來說,比較好的出路就是在縣裡當個普通縣吏,再就是從軍立功了。趙盛最疼愛的三兒子趙佳走得就是後面一條路,投靠了原平老鄉張楊的部隊。
作為地主階級的優秀代表,趙佳可是一身武藝,弓馬嫻熟,除此以外還識文斷字,可以說是一個難得的複合型人才。身為張楊老鄉,又能力出眾,在張楊軍中也是混得非常不錯,已經成了一個屯長,手下管著五十多人。
上一次趙佳給趙盛寫信的時候還說了,張司馬非常欣賞自己,隨著部隊的擴充,想把自己提拔成曲軍侯,到時候就能管兩百人。
只是趙盛沒能等來兒子晉升的訊息,卻是聽到了兒子的死訊。
張楊拿下壺關之後,手下計程車兵也是劫掠了一番。只是這個時候在張楊軍中的秦誼卻是使出了鐵腕來整肅壺關城內的秩序,殺了三個帶頭劫掠的軍官,其中就有趙盛的兒子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