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童謠 (第2/2頁)

推薦閱讀:

事不宜遲,秦誼主動找向這家主人,也是天助秦誼,這家男主人正要出門做工,被秦誼堵在了家門口。

“那句歌謠啊,是我昨日到三雍那邊的紙廠運貨時聽紙坊的一個下人唱得,覺得有點兒意思便回來唱給了自家兒子。”而面對鄰居秦令史的追問,這家主人也沒拿捏,馬上便告訴了秦誼。

“那人叫什麼名字?”時間回溯到昨天,也就是董卓提議廢立的當天,估計找到這個紙坊工人,離歌謠原創者就不遠了,秦誼也是趕緊繼續追問道。

“這個我哪知道啊,就是遠遠聽了一句。不過秦令史要是想找這個人也容易,我昨天去的是文家紙坊,你去那裡找就行了,而且這個人瞎了一隻眼睛,很好找的!”

“多謝大哥,改日再來一謝!”當聽到文家紙坊這個名字之後,秦誼也是立即想起來這家紙坊的位置,甚至連文家紙坊掌櫃文德嗣那張胖臉都記得,秦誼可是在三雍那地角混了一年的。

所謂三雍,是指辟雍、明堂、靈臺,是帝王舉行祭祀、典禮的場所。東漢王朝的三雍,在雒陽內城南面,在其中辟雍的北面,就是東漢王朝的太學所在地。

作為前太學生,秦誼在那裡混了一年,學問沒啥長進,倒是把那一塊地方給混熟了。不過作為一個還算老實的鄉下小土豪子弟,秦誼最多也就逛逛街,女閭那種地方他可沒去過。

因為太學的存在,三雍附近的確有一些紙坊,主要是向太學提供紙張。紙作為西漢時發明的產物,在經過蔡倫改造之後,已經逐漸流行於世。漢靈帝時期,出現一位書法家兼造紙家左伯,曾經制造出當時認為最好的“左伯紙”,非常便於寫字。

三國時期簡牘使用的回升,並非因為紙不如簡牘優越,而是因為戰亂造成紙的供應量下降,當時少量的紙還是受到人們的珍惜。

當時鄉下來的土包子秦宜祿在太學上學時,就喜歡到那些紙坊附件轉悠,在他看來,這紙是世界上很奇妙的一件東西,而且這廝儘管是個學渣,竟然也預見到了紙張用來製作書籍和擦屁股的兩大用處。

又是一陣疾馳,秦誼帶著秦壽便來到了三雍附近的文家紙坊,秦誼也沒有客氣,徑直拿出朝廷命官的其實闖了進去,哪怕他的後臺老闆何進已經gaeover了。

而攝於秦誼的氣勢,這文家紙坊的下人也沒有敢攔的,便由著秦誼進入了後面的加工間。說實話,這裡的環境真得非常糟糕,儘管現在已經進入秋末,但工坊裡到處都是熱氣騰騰的沸水,在這裡幹活的工人一個個也是打著赤膊,於是很快穿著秋衣的秦誼和秦壽,置身蒸籠的他們,很快身上便溼透了。

“我聽聞你們這邊有一個人喜歡編唱歌謠,今日特意過來一見,不知道諸位能否引薦一下?”秦誼轉了一小會,想要看到一個瞎了一隻眼的工人,可是文家紙坊比秦誼想得似乎還要大,也讓秦誼放棄了這個打算,其實想要找到這個人。

瞎了一隻眼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標示,比擅長編唱歌謠要好找不少,只是說出來似乎有些沒有禮貌,所以秦誼也是沒有提這一點兒,畢竟他可是真心實意過來尋找人才的。

看著這些紙坊的工人似乎沒有啥行動,秦誼只好有從口袋裡面掏出來一把五銖錢,放到了工坊的桌子上面。

之前這群工人摸不清秦誼的來歷,所以也沒有人吱聲,但是秦誼比較和善,還掏出來一把五銖錢,終於有人跑了過來,抓起秦誼的這把五銖錢後大聲喊道:“林宏,有人找你!”

不一會兒便有一個三十來歲七尺身高的漢子,光著肩膀跑了過來,因為紙坊工作的原因,整個人身上全是汗水和水汽,如果不是其人有些瘦削,換成一個彪形大漢的話,可能還會有一種勞動的美感在裡面。

“鄙人秦誼秦文合,可請先生一敘?”

——我是民謠創作者的分界線——

“擢林宏於微末,拔陳明於行伍。”——《季漢書·秦誼傳》

喜歡三國之宜祿立志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宜祿立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 漢末之海上霸業 貞觀女婿:李二求我做駙馬! 詭舌神探 去三國直播 西域風寒 地中海霸主 北國諜影 大唐:開局被李世民偷聽了心聲 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