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現在修真界沒有一個這樣德高望重又修為深厚大公無私的聖人出來,若是有,大約牛牛以後再也不用擔心被暗害被偷襲,幹什麼都小心謹慎,生怕一不留神惹來殺身之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這些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牛牛隻敢偶爾當發夢一般隨便想想就忘了,不敢當真。不然恐怕又要再投一次胎,下一次說不得就沒有這樣好的運氣,還投成人族能修煉了。
因祭祖完張栓又帶著牛牛在各家長輩那裡拜了一圈,還去爺爺,太爺爺這類祖宗的墳地拜了一圈,準備回鎮上時天色已晚,最後在張柱十分強烈要求以及張致武熱情的邀請下,父子二人就在張柱家住下了,打算明日再回。
晚間消食那會兒,張柱拉著張栓去書房說話去了,張致武自然跑到牛牛這裡來和牛牛接著聊。張致文則抑鬱非常的嘆息著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悶悶不樂,顯然是生氣父親和弟弟為什麼讓討厭的牛牛住自己家。
張致武拉著牛牛聊到很晚,牛牛也沒留意到底什麼時辰了,最後是張致武說得困了,於是就乾脆的就往牛牛的床邊一挨,睡死過去了。
待張致武睡著,牛牛才發現已經大半夜了。牛牛心裡狠狠地嘆了一口氣,按平常這會兒,自己早就在屋頂入定,參悟修煉去了。
修煉這個事,牛牛遵循他師父的理念,認為修煉並不只是單純的提升體內靈力就成了,而是要心境、神識、靈力三者同時進步的。若是哪一個發展得不平衡,都會在往後的修煉裡留下禍患,且越往後越無法補救。
當然也有些修士認為心境有什麼好提升的?神識提升還勉強接受。當初在十蒼大陸,就有一個可以和牛牛混沌體相媲美的水靈根的天靈體,在牛牛還剛剛築基後期大圓滿時,就已有元嬰修為了。那時牛牛被嘲笑了好久,連帶著難得的五靈根混沌體都被看不起了,說混沌體比不上天靈體。直至後來那天靈體因神識太薄弱,後來承受不起高階功法的威壓,險些變成痴兒,一部分人才開始相信源天宗這心境神識靈力共同提升的說法。
所以牛牛這些年從來不敢放鬆心境上的磨練以及對神識的錘鍊,而磨練心境,打坐入定,體悟世間規則,參看紅塵世事便是最好的方式了。錘鍊神識則需源天宗的一部殘破的織神訣來輔助修煉了,主要修煉還是平日多多運用神識,做到精準精細,慢慢消耗又慢慢積累,神識也就慢慢會強大起來,這方法也是牛牛自個兒平日煉丹發現的。因牛牛是五根屬性不同但粗細一模一樣又純粹的靈根,所以五行之力融合在牛牛體內,形成了混沌體。
混沌體自然就猶如與通天地共生的混沌之氣一般,對靈力的親和力是與生俱來的。牛牛修煉根本不需要引動吸納靈力在體內運轉的功法,靈力自己就無時無刻不往牛牛身體裡跑,並按他體內的規則自行運轉凝合起來。只牛牛常常心境跟不上,一直壓制靈力運轉的速度,否則早就被沒一刻停歇要衝進身體的靈力給脹死了。
經過一個晚上的修煉,牛牛第二日又是神清氣爽精神抖擻的樣子,張栓也不知和張柱聊了些什麼,雖然還是高興,但總感覺氣氛凝重了許多。
牛牛也不過問這些,左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無傷大雅。吃罷早飯,於是父子兩人便向眾人辭別,回青石鎮去了。
回到清和居的牛牛,就如回到水裡的魚,覺得渾身都舒暢了。
回到清和居打坐一會,牛牛也不閒著,便趁著這段時間有空,研製起前些日子因那些毒種琢磨出來的一些新藥方。
起爐,煉藥,大約斷斷續續實踐了四五日,終於將這方子改進得適合凡俗間的人用了。而後又用了好幾天煉了幾爐拿到回春堂去,告訴寧老大夫這藥的效用好處和禁忌,和寧家二叔商量了一番怎麼定價之類便丟開不管了。然後牛牛又迴歸到每日讀書、種田、煉丹、修煉這樣規律又有趣的日子中來了。
只如今到築基後期,牛牛越發覺得自己受到這方世界規則的壓制,他發現自己不去壓制靈力運轉,靈力已經運轉得十分滯緩,自己從來沒有這樣緩慢的吸收過靈力,再加上心境實在沒有什麼提升,恐怕要再往前一步十分困難了。牛牛不由有些急。
也正巧,蔣山長說待下個月初府學開學了,他準備帶眾人去遊學一番。蔣山長被朝廷調到府學去任職,他又當過山長,有京城蔣家作後盾,還教出了些像樣的學生,便讓他掌管府學學生學習的一干事宜。蔣山長一向愛帶學生四處遊學,堅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牛牛又正好是新出爐的秀才,馬上要進府學讀書了,便與劉誠寧啟瑜二人透過氣,決定這次跟著蔣山長一起遊學去。
當然,牛牛最主要的目的自然是想四處走走,在紅塵中參悟,讓心境進步得更快更穩,快些結丹,早點練出真正的丹藥來。
要知道,牛牛現在最大的心願便是讓家人安康順遂了。他也一直為此努力著。
九月,南風悠悠,正是讀書的好時機,不會太熱,又不至於冷,牛牛等一眾學子都十分期待開學的日子到來。
蔣山長也早早透出口風,說是開學後留五日給大家處理入學的一干事宜,五日後報名參與遊學的,便出發南下。
路線也稍微透露了一下給寧啟瑜幾個知道了,說是由府城出發,先北上一小段,從隔壁元州繞一下再一路南下。為啥繞一下?因為若從咱們澧州走,南下有一條名叫白馬山的堵著,這樣的大山巒層層疊疊,又多是深山老林人跡罕至,實在不敢走,於是要繞路北上一小段往開闊的地方出去。
順便一提,大青山也是白馬山的其中一峰,據輿圖上的記載,這周圍的十四峰都輸白馬山,大青山大約是馬頭的位置,六溪鎮處的那尖尾山則是馬尾了。只石頭村就在大青山山腳下,大家又不知這一高山被統一稱作白馬山了,只見它山林青翠,又大,便口口相傳叫大青山大青山的,於是石頭村的人都這麼叫了。甚至青石鎮的人也這麼叫。輿圖上的大青山叫青首峰。
喜歡元嬰修士轉生後的日常請大家收藏:()元嬰修士轉生後的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