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去同去。”
眾人來到府外,果然看見一位公子站在門口等待,賈雨村有些狐疑,聽說那賈仲卿年方不過十五六歲,生的極其俊美,眼前這個人完全搭不上啊?
賈芸年二十,長的雖然也俊俏,但在號稱“大梁第一美男”的賈瑜面前,還是差的太遠了,關鍵是他身上沒有那種出塵、恍若謫仙的無上氣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賈雨村四處瞥了瞥,走上前拱手呵呵笑道:“不知貴客前來,未曾出城迎接,失了禮數,勿怪勿怪,下官金陵府知府賈化,敢問可是賈大人當面?”
賈瑜身上三等宣威將軍是正三品武職,賈雨村是正四品文職,雖然文武殊途,但正常情況下低階文官見到高階武官是要行禮並自稱“下官”的,反之亦然。
賈芸行了一禮,笑道:“知府大人,這下有禮了,在下是瑜二叔的外侄芸,現任寧國府大管家一職,奉瑜二叔之命來金陵尋人,懇請賈大人給予幫助。”
賈芸雖是白身,無功名官銜在位,但他手持“敕造寧國府”的門帖,代表的就是寧國府和賈瑜,因此可以做到見官不跪,行躬身禮即可。
賈雨村做了一個邀請的手勢,道:“請進府一敘。”
來到會客廳,賈雨村令下人呈上香茗,問道:“政公和賈大人可好?”
“極好,知府大人,時不我待,請聽在下分說,瑜二叔貼身丫鬟之母流散在金陵府內,在下這邊只有大概的位置,請知府大人提供便利,遣人與在下一同去尋找。”
賈雨村問道:“不知大概位置在何處?”
“紫雲山下,據其表兄說,可能在一戶姓張計程車紳家,不過這只是可能,並不準確,在下這五人前去尋找無異於大海撈針,若有官府出面,此事便會簡單許多。”
賈雨村對身後的一個老僕吩咐道:“通知金陵縣縣衙,點齊衙役,速去找來。”
老僕領命,賈芸起身道:“多謝知府大人,在下一併過去,找到後還要即刻返回京城,告辭。”
紫雲山腳下有一個小鎮,名喚紅竹,因盛產有紅色斑點的竹子而得名,鎮裡有一位姓張計程車紳,舉人出身,早年做過縣裡的小官,後因身體有恙告病還鄉,家中薄有資產,在十里八鄉內算是大人物。
大梁每一處的村鎮裡都會有一兩戶士紳,他們有的是有財有勢的地主,或者做過一官半職後退養在地方的中小官僚,他們在地方上有很大的權利和很高的地位,在縣一級官員面前都很有臉面。
他們配合各級官府維繫著地方的穩定,不過好壞參半,有的照顧老弱病殘,愛民恤物,有的勾結土匪強盜,魚肉百姓。
老僕帶著賈芸幾人來到金陵縣縣衙,找到盧姓縣令,盧姓縣令知道轄區內各個士紳的家在什麼地方,聽完賈芸的描述,心裡很快就找到了確切人選。
見這是知府大人的指示,並且是幫寧國府的忙,哪敢耽擱,親自帶著衙役與賈芸等人直奔張士紳居住的紅竹鎮。
紅竹鎮。
自從和女兒走散,張氏就像是丟了魂,每天都在紅竹鎮的大路口等著。
之前她們從蘇州出來逃難,在混亂的人群中,她與女兒和外甥走散,在原地尋找了好幾天無果後,只得先去紫雲山山腳下紅竹鎮的親戚家。
她數次和自己十來歲的外甥說過,自己要帶著他們去紫雲山山腳下的紅竹鎮投奔張姓親戚,若是走散了直接就去紅竹鎮匯合,沒想到一語成讖,在烏泱泱的人群中一個不留神,就和他們就走散了。
走投無路之下,她只得去了紅竹鎮,在約定好的地方等待,不敢離開,怕他們回來找不到自己,沒想到一等就是八年。
當賈芸掏出紅色細繩玉石吊墜,還沒來得及開口,張氏就淚流滿面的描繪了自己外甥和女兒的相貌。
確定這婦人就是要找的人後,賈芸不耽擱,和張士紳說明情況,張士紳感嘆不已,親自把他們送到鎮外。
一行人隨後返回金陵縣,買了一輛馬車,沿著來路返回,很快就趕上了柳湘蓮車隊,眾人匯聚一處,打著寧國府、榮國府和皇城司的三重旗號,在沿途各府縣駐軍的護持下,直奔京城而去。
......
京城,榮國府,入塵院。
賈瑜正在和姐妹們聊天,一個丫鬟急步走進來稟報道:“二爺,后街的芸大爺回來了,現在就在後街。”
晴雯腿一軟,媚人扶住她,賈瑜喊來一個小廝吩咐道:“速去賴家把那多渾蟲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