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硯晨起了個大早去韓復興排隊買鹽水鴨,外地人並不知道鹽水鴨是什麼,別稱是桂花鴨,又稱為“金陵鹽水鴨”,屬於金陵久負盛名的小吃,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曆史。
至於韓復興,則是隻有金陵人才知道的外賣店鋪,這裡的鹽水鴨和其他鹽水鴨相比,味道有所不同。一是皮肉更嫩;二是許多店家愛吃肥鴨,求一個肥而不膩。但韓復興選的是偏瘦的鴨子,緊實酥爛;三是味道上,有些不講究的做鹽水鴨會做得很鹹,韓復興的鹽水鴨並不很鹹,而是突出一股清香。
在金陵人看來單說鹽水鴨,韓復興為一檔,金陵其他的鹽水鴨為一檔,並且除開鹽水鴨外,韓復興的鴨油燒餅也很出名。
不過正因為味道太好,所以一天的鹽水鴨賣的很快,不早點去排隊,有可能空手而歸,加上十一又是大長假,想必去買鹽水鴨的人更多,所以裴硯晨才定了鬧鐘很早就起床,開始她的購物計劃。
前兩天她就列了一個清單出來,除了要買鹽水鴨之外,她還打算買點固城湖的螃蟹,九、十月是螃蟹最肥美的季節,蟹黃都長成了,肉也很飽滿。
脆恰恰杏仁芝麻脆肉片,點心什麼的也是少不了的,千層酥、糕團、金陵第一的蜜汁糖藕、綠豆糕什麼的,都在裴硯晨購物清單上面。
節假日果然人很多,一大早坐地鐵的時候還有人認出了她,並被要求合影,雖然裴硯晨今天心情很好,不過依舊是搖頭表示拒絕,只是對方偷拍,她並沒有嚮往常一樣轉個方向背對。
因為這些店家都不是集中在一個地方,所以裴硯晨綜合了各方面的因素,在地圖上排列了一個路線圖,幾乎繞了大半個金陵了。
在馬不停蹄的運動之中,大采購進行到了中午,裴硯晨有些後悔自己沒有花錢請一個司機專門作陪,累的汗流浹背到是其次,她沒有料想到各個地方都要排隊,這浪費了她大量的時間。
這下對她來說,時間就非常趕了,本來說好在家吃中飯的都沒功夫了,裴硯晨打了車回家,快到的時候給母親打電話叫她下來提東西,所有的東西都是兩份的,一份是給家裡買的。
將上午的一半成果交給母親後,她車都沒有下,直接趕去了高鐵站。
高鐵站人流擁擠,裴硯晨穿著a字裙t恤衫排隊過安檢,網兜裡的五花大綁的大螃蟹們在愉快的吐著泡泡,環保餐盒裡的鹽水鴨被塑膠袋包了幾層,為了保持新鮮度,她還專門放了乾冰在裡面。為了不讓綠豆糕撞散,她準備了氣泡塑膠膜將盒子裹著的。
將這些東西放在安檢x光機上的時候,裴硯晨還有點緊張,如同自己的那把小提琴放在履帶上面一般。
放下東西之後,她快速的走到安檢x光機的另一端,在那些裝著各種吃食的大包小包沒有滑落到地面的時候,她就趕緊將所有東西都提了起來,然後小心翼翼的走向車站裡面,走上電梯的時候,她轉頭看了眼進站口電子大螢幕上跳躍的時間,離開車還有半個小時,這個時候裴硯晨才覺得附中飢餓。
早上她出門的早,就吃了一小碗餛飩,經過這麼長久的折騰早就消化的一乾二淨,不過奇怪的是雖然胃在抗議,但她的嘴巴並沒有吃東西的慾望,裴硯晨在候車間的便利店裡買了瓶水,一塊小士力架,細嚼慢嚥的吃了下去之後,便覺得整個身體都溫暖了起來。
也許真是如一句老話所說:有情飲水飽。
裴硯晨坐在塑膠長椅上,帶著耳機,腦海裡迴盪著德國小提琴家德爾德拉的《紀念曲》,想起自己幾年前如同逃離絕望一般,離開這座城市,當時自己的想法就是離開這裡越遠越好。
可是當她去過很遠,再次回到這個自己出生的地方,覺得眷戀故土這種情感不管隔多久,隔多遠都沒有辦法掙脫,就好比初戀。
廣播在播報進站資訊,裴硯晨將礦泉水瓶蓋擰緊,排隊走樓梯上月臺,看著高鐵列車在鐵軌上隆隆作響,想到待會的見面心情便如海潮一般層層疊疊。
…………
常嶽奉丈人佬楊俊文的命令打了電話給程曉羽,約他週末吃飯,請客的不是常嶽也不是楊俊文而是陸秘書長。高佳綺那天晚上和周佩佩的交談並沒有獲得一個確定的結果,周佩佩只道看十月份的行程安排,所以這一次和高佳綺並沒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