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呀,我好像談的遠了。好,回到創造性的問題。所以在琴樂當中,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這個音樂文化,古琴音樂就有三千年的歷史。三千多年的歷史啊,六百來首曲子,只有六百來首曲子,說三千首曲子是包括不同的版本。《平沙落雁》就有五六十個不同的版本。
所以說我們是有豐富的遺產,但是現在留下的東西也不算多。古琴是最多的,去掉了不同版本,六百多首曲子啊,號稱三千首。號稱,我覺得是號稱,僅僅是號稱,一個曲子有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流變,是正常的。
你不能算作這個曲子變成五個曲子了,什麼六百個變成三千個,這是我們在鼓勵自己的民族自豪感,鼓勵我們計程車氣,呃,這個時候也不要忘了,也不要忘了實在的情況啊,不要太驕傲手動滑稽)。
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古琴一說啊就是最古老、最悠久什麼的,有的人說著說著他就批判起西方音樂來了,就說西方音樂好像是不值錢一樣。其實,你也沒聽過西方音樂,你也不懂西方音樂,你不知道人家的音樂發展的那麼輝煌那麼偉大,你又不懂。你只是說自己,好像是長自己的志氣,實際上是表露了那種虛弱,那種無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果是具有這種思想,你來發展民族音樂,你這是死路一條。
當然我這裡不是說民樂不能夠流行化,但是想要流行化就必須放下矜持,容納到現代音樂的體系中去。”
程曉羽的這篇“細語”一發,立刻引來了無數的目光,當然這裡夠資格和他撕比的只有專業人士,普通吃瓜群眾大部分只看懂了程曉羽中間是在說:“「華夏風」不夠資格稱得上一種音樂風格”,別的看不懂,可這一句是看懂了。
這不就是吃不到的葡萄說葡萄酸的嗎?
於是毒藥的粉絲“藥粉”們不幹了,開始在程曉羽的“細語”底下瘋狂的刷屏起來。
“還以為你多吊呢,有本事拿作品來說話啊?放些大家看不懂的嘴炮算什麼?”
“只知道捧外國人臭腳,寫了幾首流行音樂就不知道天大地大了。”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企是你這樣二鬼子能明白的?粉轉黑!”
“做為一個民樂系學生,雖然覺得程老師說的很有道理,但是隻說出了問題,卻沒有說出如何解決問題,但看程總監標的這篇文章標的是‘一’,那就一定會有後續,坐等程總監的高見。”
“做為‘罪惡王冠’粉絲,覺得程老師這樣寫有失風度,不如寫一篇好點的作品來回應。”
“我也是學習民樂的學生,程老師說的我都能明白,但是我也很迷茫,民樂的未來在哪裡?其中民族樂團是50年代的時候出現的一種音樂組織,精神上照搬蘇聯民族樂團在更早的時候,蘇聯老大哥為了抵抗西方資產階級腐朽文化侵蝕,推出了蘇聯的民族樂隊,主要編制是巴拉萊卡、低音巴拉徠卡、冬不拉、手風琴等等……貌似,我記不清了),編制上時幾乎照搬西洋管絃樂隊。但是不能強行在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之間搞強行對應是任何民樂配器法教材的第一課.......雖然現在民樂團的表演效果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說實話一樣並沒有太多受眾。很期待程老師後面的文章。”
“不管你說的再溜,也需要作品來說話,‘毒藥’的《東風破》和《霍元甲》毫無疑問的開創了一個流派,反觀你不過一直在炒外國人的剩飯,即使《京城一夜》有些創新,也實在不夠份量。”
...................
可程曉羽這篇文章本來就不是寫給普通觀眾看得,他這一系列的文章都是寫給學習音樂專業的人來看得,因為他將要給華夏音樂開啟一扇全新的大門,明天他將向所有人展示民樂的魅力。
.(呼呼!明天最少三更,儘量四更,完了感覺又要被罵水了.......但教書育人還真是蠻過癮的,讓程老師滿足一下做老師的願望吧!)(未完待續。)
喜歡我的妹妹是偶像請大家收藏:()我的妹妹是偶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