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週一下午的第一次排練進行的並不算順利,因為程曉羽在交響樂里加了很多現代音樂的元素,讓演奏古典音樂已經習慣了的團員有點不適應,當然作為一個專業樂手這都不是關鍵。
而關鍵在於排練的時候沒有指揮。大多數古典音樂的門外漢覺得指揮站在上面揮手並沒有什麼卵用的樣子,甚至覺得我上我也行,實際上這是因為無知所以無畏。
樂團裡就算人人都是樂器大師,個人能力世界一流,如果讓一個三流指揮家來排練,那麼無論怎麼訓練。樂團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也就是個三流水準。
如果樂團裡的演奏員非一流。但是讓一個一流指揮家來排練,經過練習磨合。整個樂團的水平是有可能達到一流水平的。
實際上指揮的才華,體現在舞臺上的,只是很小部分,舞臺下排練部分才是指揮對樂團影響最大的部分。
交響樂團裡的演奏員的職責是精確地演奏出每一個音符,讓整架音樂航母按照總譜的指引航行,每個人只需要各司其職、不出錯、儘量奏出感情就可以了。
這就需要指揮對總譜瞭然於胸,然後對整個樂團進行把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每一種樂器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出,色彩如何,強弱如何,盡在指間把握。合格的指揮家,不論樂隊演奏的音量多大,和聲織體多麼複雜,他都可以準確地聽出某一個樂器的一個小錯誤,並要求演奏員改正。
這才是指揮的關鍵性作用,這些大多體現在平時的訓練中,昨天那群菜鳥之所以能排的有點樣子出來,一大半是程曉羽的功勞。
但今天程曉羽實在沒機會跳出來,不僅因為他沒資歷,而且他在前兩首交響樂裡擔任的是爵士鼓的演奏。古典交響曲裡面是沒有爵士鼓的,只有定音鼓。到了現代交響樂裡面,爵士鼓才出現的稍微多一點,但這個時空在交響樂裡使用爵士鼓幾乎沒有。
根據樂團排位,鼓是放在最後面的樂器,於是程曉羽想插嘴也沒有機會。
整個訓練於是就按照施川楊對樂譜的理解進行的。雖說施川楊也是上戲高材生,但一個譜子還沒有琢磨透之前,他也給不出什麼像樣的建議,更何況他還不是指揮,不具備糾錯功能。這樣就讓排練不是很順暢,甚至因為沒有節奏還有些雜亂無章,完全沒有達到程曉羽要求的效果。
但這種事情也急不來,程曉羽只能耐心的等待機會。
至於為什麼不請個指揮來?並不是程曉羽不想,而是辦不到。因為一座音樂學院,每年招的指揮系的人就幾個,一隻手都數的過來,珍稀程度跟大熊貓有的一比,甚至有一年上戲就招了兩個指揮系的學生,一個系的一個年級就兩個學生,老師比學生多五六倍也是逼不得已了。因為指揮系對耳朵的要求實在太高,像程曉羽這種有奇遇的人,才夠資格進入指揮系,可想而知這個專業的要求是多麼苛刻了。
而這種大熊貓真就不是施川楊招招手就會過來的角色。
儘管排練不太順利,可這部交響樂卻還是讓所有人都感到了與眾不同,雖然他們因為排練不夠,還沒有體驗到震撼,但所有人的態度卻都認真起來,畢竟迎新晚會也是晚會,作為精英的他們更不能丟自己的臉。
第三天排練的時候,因為第二首難度最高的交響樂對節奏要求非常高的樂曲一再出錯。也是程曉羽跟施川楊提了個建議,把他的爵士鼓搬到最前面去,讓所有的樂器跟著他的節奏走。
施川楊皺著眉頭也想不出什麼辦法,就說那試看看吧。於是程曉羽的爵士鼓從整個樂團最後面被搬到了最前面。
程曉羽站起來對樂團演奏員道“大家看我的節奏,第一小節注意我擦片的聲音。我的聲音輕,大家的聲音就不要重,我的聲音重,大家就跟這一起重,我停下來,大家一起停。”
果然這次排練下來效果完全不同了,因為程曉羽作為作者對樂曲的熟悉程度自然比較高,順理成章的開始指導演奏員如何處理細節,掌控了整個樂團的節奏強弱和快慢。
整個音樂開始煥發出驚人的磅礴氣勢,所有人覺得世界在跟著他們的聲音顫抖。(未完待續。)
喜歡我的妹妹是偶像請大家收藏:()我的妹妹是偶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