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牧把目光鎖定在藥鼎之上,緩步走近煉藥鼎,這才發現這藥鼎很不一般,帶給他一種古老而滄桑的感覺。
隨著他目光往下移,一本書籍映入了他的眼簾。
此書籍被壓在藥鼎之下,可以見到,上面已經堆積了不少的灰塵。
由此可見,這本書籍已經好久沒有人翻看過了。
對於這種莫名之物,郭牧往往都會抱有強烈的好奇心。
於是,他趕緊將藥鼎挪至一旁,隨後拿起書籍,放在自己的面前。
隨著他朝書籍輕輕吹了一口氣,書籍上的灰塵被吹了起來,飄散出去,如同滿天飛雪。
郭牧趕緊轉過頭去,並使勁甩了甩手上的書籍,待灰塵完全散去,他才把頭轉回來,仔細打量起書籍來。
表面上看,這書籍顯得十分普通,竟連一個書名都沒有。
這也難怪,此書就這樣被人遺棄在這,想來不是什麼貴重之物。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郭牧開啟了書籍,開始翻看裡面的內容。
沒想到他這一看,就移不開眼,因為書籍上記載的內容與煉丹製藥有關。
而且上面所記載的內容都是在《醫經》上查閱不到的,有些內容顯得晦澀難懂,高深莫測,這讓郭牧頓覺如獲至寶。
這勾起了郭牧濃厚的興趣,他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隨著他往下看下去,其臉上浮現出又驚又喜之色。
對一心想要學習煉藥術的他而言,這本書很好地彌補了他的空白,因為上面記載了很多丹藥的煉製方法,這是在其他書籍上難以看到的。
大體瀏覽一遍之後,郭牧將書籍合了起來,臉上流露出驚疑之色,如此好書,被這般對待,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郭牧很想把這本書收起來,可是想到這畢竟是別人的東西,不問而自取是為盜,對於此事,他做不出來。
故而,他只得依依不捨地將書籍放了回去,並把目光移到了旁邊的藥鼎之上。
相對而言,煉丹製藥才是頭等大事,只是應該練什麼藥,郭牧需得好好思量一番。
思來想去,郭牧決定先煉製可以解除百毒的解毒丹,當然這是相對的,解毒丹並不能完全解掉任何毒,要不然的話,世上的毒藥就不會發揮作用了,它所能解的只是普通的毒。
面對一些很棘手的毒,雖然它發揮不了解毒的功效,但至少能起到延緩毒藥發作的作用,如此的話,也算是給中毒者增加活下去的機會。
想到這些,郭牧不再猶豫,開始回憶起《醫經》上記錄的有關解毒丹的煉製方法。
首先就是要準備十種藥材,郭牧現在最不缺的就是藥材,所以這一點根本就難不倒他。
只見郭牧摸了一下儲物戒指,心裡默唸了幾句,煉製解毒丹所需的十種藥材憑空出現在他的面前。
準備好了藥材,接下來就是提煉藥材,郭牧開始將藥材一件一件投入到藥鼎之內。
當然,放置這些藥材也是有講究的,因為每一種藥材提煉所需要的火候及時間不一樣,郭牧先選擇那些火候及時間相近的藥材放在一起提煉,等煉製得差不多的時候,再投入別的藥材,以此類推,最後達到的效果是所有的藥材在同一時間煉化。
所以這是一個繁瑣的過程,若是當中出現失誤,一切又得重新來過。
為了避免出現失誤,煉藥者需要對這些藥材十分的瞭解,在這方面,郭牧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這才有膽量嘗試煉藥。
好在解毒丹是一種普通的藥,煉製難度不大,對藥材的要求不高,正好可以用來給郭牧練手。
如此花費了足足兩個多時辰,郭牧才將十種藥材完全練化,只見藥鼎的藥材全都變成了液體,這也就預示著即將進入煉藥的下一個環節,即融合。
要將這些性質各不同的藥液融合成一塊,自然是有講究的,這講究就在於輔藥上。
煉製每一種丹藥,除了發揮主要作用的主藥和發揮次要作用的次藥以外,還需要一些特殊的藥,這些藥的作用或可增加以上兩種藥的療效,或可減弱兩種藥的療效,或可將所有的藥融合在一起而發揮介質的作用,統稱為輔藥。
主藥、次藥和輔藥,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各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才能使得丹藥最終成型。
這個過程又花了郭牧一個時辰,此時可見,十種藥液融合在了一起。
郭牧看著藥鼎內融合在一起的藥液,面露興奮之色,當然在最終丹藥未成型之前,郭牧都不敢掉以輕心。
眼下還差最後一個環節,那就是成丹,只要他順利度過這個環節,那麼他所煉製的第一顆丹藥就會誕生。
成丹就是將融合在一起的藥液固化,固化的好處便是可以長時間地保持丹藥的藥性,否則的話,那些藥液會在短時間內揮發出去。
可是要成丹,絕非一件容易的事兒,因為成丹不是簡單地將藥液固化,而是在固化的過程中,不能影響到或者過多地影響到藥液的藥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