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弘文帝為何處處都受到世家的掣肘?
為何有心想要動他們卻都只是想想,不敢做什麼實際動作?
還不是因為自己手裡能用的文人少。
弘文帝很氣憤啊,但是也沒有辦法,誰叫自己手裡能用的人少呢?
皺眉沉思了許久後,他看向董相。
「這樣,就按照董相剛才所說去辦,不過這件事要隱秘處理。」
「兩位愛卿先想辦法聯絡到足夠用的人手。」
這話一出,他鐵了心要收拾韓家的態度就完全擺了出來。
文嵩韜心裡很高興,他是寒門出生,深知寒門子弟的艱辛,說句絲毫不誇張的話。
過去的東洲,寒門百姓從一出生,命運基本就已經被決定了。
幾乎只能做社會最底層的人,從事最低下的職業。
成為那些世家大族奴役壓迫的物件。
他的運氣好,從一眾封鎖中衝了出來,但即便他現在貴為一國右相,但同世家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他還在位,那文家還算得上是有頭有臉,一旦他不在了,加之自己的兒子們又得不到陛下重視,那麼用不了幾年,文家就會在世家大族的封鎖下,再次跌入谷底。
那麼下一次可否還會有好運衝出封鎖?
所以,陛下動世家,扶持寒門子弟,對他來說這是好事,算是為了他後輩兒孫們鋪路。
至於說董相,他到沒多高興,也沒有多失落。
作為世家之中難得清醒的人來說,他很清楚世家把持朝堂的事,不可能永遠存在下去。
現如今世家之所以能如此壯大,說白了還是弘文帝這個人吧,太想要東洲安穩,魄力又不足所致。
要是換成開國太祖那樣的君主,就這些世家那個不老老實實,敢蹦躂只怕是早就被殺得人頭滿地了。
董家的想法很簡單,權勢這種東西不需要太多,什麼都沒有安穩生存來得重要。
就好像現如今的董家,日子久很安穩,就算弘文帝有心想要對付世家,那也不會將董家列入第一個要除掉的物件。
而且只要他們董家能識時務,不亂搞事,弘文帝甚至都不會動他們。
兩人齊齊應下了這個差事。
等到他們告退之後,弘文帝很是無奈的轉頭看向王德。
「你說說,這萬福不管不顧的把事搞了,卻要朕來發愁善後,這是何道理?」
「郡主的脾氣向來很好,為人也很低調,主要還是韓家做得太過分。」
當然他心裡還有一句話,卻不能明著說出來。
「你這麼說也對,韓家啊確實該死。」
萬福郡主對現在的東洲有多重要,弘文帝比誰都清楚。
拋開那還在調查的事不說,就說韓家拿錢給其他國家,讓他們過來謀取萬福郡主的事。
那就是罪大惡極,可惡至極。
韓家的錢是那裡來的?那是東洲百姓手裡得到的,他們家的鹽礦是怎麼來的?是東洲朝廷給的。
他們居然不想著報效朝廷為東洲做貢獻,反倒花錢去聯合其他國家來危害東洲。
這也就是弘文帝魄力不足,要不然就這一條,足以殺韓家一個人頭滾滾。
......
「小姐,這陛下不行啊。」
承源山莊,文嵩韜那邊安排了人過來報信,簡單的說了一下弘文帝對這次事件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