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三國名匠 > 七四章 夏侯惇行師長禮,關士起忠義保主

七四章 夏侯惇行師長禮,關士起忠義保主 (第1/2頁)

關靖,字士起,幷州太原人氏。雖其智未達上成,勇不及匹夫。然念其忠義,當有一筆。

——《世家傳,公孫世家》

雖然二者用的是相同的陣勢,但是註定有著不一樣的結果。而最顯著的差距就是軍備。關靖用騎兵來破郭嘉的陣法。而郭嘉用戰車破關靖的陣勢。說到這,某宅要為大家講個故事,明朝時有三個人找一個道士算命。三個人告訴道士,“我們三個是同年同月同日。且都是公雞打鳴的時候出生的,你給我們三個算算吧。”

道士分別指著他們“你能做知府,你能做和尚,而你最多做個撐船的船伕。”

能當知府的那個自然很高興,可另兩個很生氣,憑什麼生辰八字一樣,他就能當知府,我們就是和尚船伕?

道士解釋道,“你們雖然同是公雞打鳴時候生的,但是公雞打鳴也有不同。你是公雞伸脖子那一刻出生的,所以可以做知府。而你是縮頭時出生的,只能當和尚。而最後這一位,是頭在中途出生的,所以你那也去不了,最多在家門前那條大河當個撐船的。正所謂,伸頭知府縮頭僧,不前不後把船撐。”由此可見,同人不同命。

當然,這是封建迷信諸位看看就算了,某宅寫在這裡只是為了緩和一下戰場的緊張氣氛順便湊下字數)。

這場戰役,郭嘉有著必勝的把握。這從雙方主公此時所處的位置就可以看出來,公孫瓚已經隨全軍衝鋒,而曹操還在原地和蕭一他們插科打諢。

戰車由兩匹戰馬牽引,車上伸出的尖木足足比戰馬還要多伸出數尺。車上站士兵六人,一人駕駛,兩側各一人持長槍守衛,居中三人持元戎弩。

戰場上塵煙四起,兩隊戰車踏著滾滾紅塵而來。車輪轟轟如連綿雷霆,那氣勢還真不是騎兵所能相比的。同時兩軍接觸的結果也不同,之前公孫瓚騎兵被重盾長槍阻攔後不得不退避伺機。可是此時戰車遇到相同情況卻並不停頓,就像一個攻城重錘狠狠的撞了上去。尖木藉著戰車的衝擊力輕易的刺破了公孫瓚外圍的大盾。沒了盾的保護,士兵們就像剝去外殼的核桃,裡面的果肉輕咬可碎。很快衝鋒戰車的尖木上插滿了人。重量讓戰車無法完成衝鋒。但這並不代表郭嘉的攻勢結束了。數百輛戰車穿插進公孫瓚的軍中,陣型被戰車切割成了數個部分。很快曹軍都向附近的戰車靠攏。接觸戰轉變成了陣地戰,曹軍以戰車為依託,遠處的就用元戎弩射擊,攻到近處有守護在車邊的曹軍對陣。一時間這儼然成了切割公孫瓚的城牆。

蕭一看著戰場上浴血奮戰的雙方士兵。口中喃喃,“底盤太高,阻力太大。速度上不去。材料太差,結構不夠牢固容易破損。”

同樣望著戰場發呆的還有夏侯惇,原本作為勇將的夏侯惇應該出現在戰場上的,可是他一心想和趙雲打一場,而曹操可是想著要招攬趙雲的,這時候兩個人要打出個好歹怎麼辦?所以曹操以護衛為由,把夏侯惇留在了身邊。原本他看著戰場乾著急,可是看著愈演愈烈的戰事。血肉橫飛的將士。鐵面將軍卻皺起了眉頭。

“元讓,何事發愁呀?”蕭一思索完自己的事,看到夏侯惇的表情也是一陣好奇。

“先生容稟,惇受先生教誨,每戰必親寫戰報,可自那以後,惇發現每當惇衝鋒時都會有力不從心之感。請先生為我解惑。”

蕭一一愣,平日只知道衝鋒陷陣的莽夫,終於開始想事啦,“元讓,你可知一適才在幹什麼?”

“末將不知。”

“一在觀察我方戰車在戰事中的狀態!”

“這個,”夏侯惇不知怎麼接下去。

“我知道,元讓是不是在想,為何我重車而輕人?”

“末將愚鈍,請先生賜教。”

“元讓,你可曾聽過一句老話,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君登基百將亡。這句話聽上去煞氣騰騰,可也透露了一股無力和無奈。元讓可知為何?”

“因為要死人。”夏侯惇不確定的回答。

蕭一很欣慰的看著夏侯惇,這個武夫真的開竅了,“沒錯,因為要死人。縱使有再大的能耐,要平定亂世也要殺人,暴君如此,大賢也如此。這就是無奈。而我等能做的就只有盡我等所能照顧那些為了這份大義而將要付出生命的人。讓他們能得到一絲寬慰。”

“那末將日後當如何是好?”

蕭一看夏侯惇越來越上道了,“元讓,我且問你,打戰是為了什麼?”

“當然是為了建……。”

“咳。”曹操早在蕭一教育夏侯惇時就在旁聽,他也在細細琢磨著蕭一所說的無力和無奈,這時見夏侯惇要說錯話,急忙咳嗽一聲提醒他,夏侯惇急忙改口,“當然是為了天下蒼生百姓。”

“這是孟德的答案,我要的是元讓的答案,元讓你照實說。”蕭一白了曹操一眼。

“為了建功立業。”

“好,那豐功偉業是誰建的呢?”蕭一接著問。

“自然是大英雄,大豪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大英雄,大豪傑是什麼?”

最新小說: 神斷大周 帝國的崛起 唐徒 抗戰之無雙戰神 三國之宜祿立志傳 影視大盜 回到過去當神犬 從古代開始的科學生活 重生之大千世界 三國名匠 諜海王者 盛世梟雄 才高九鬥 土匪二當家 功名 橫明 親歷者 三國:被劉備趕走,我截胡孫尚香 異能力戰爭實錄 時空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