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危險,”夏昭衣轉身往山下去,邊道,“而且過幾日,我們都要走了。”
“我們?”
“對啊,你,夏叔,夏俊男將軍,夏川將軍,簡軍將軍,我們都要一起走。”
趙亞眼睛一亮:“去西北嗎?我們整個夏家軍嗎?”
“高舟去不了,”夏昭衣笑道,“他們還在河京呢,除河京的之外,其餘的,都去。”
“太好了!!”趙亞和兩個親兵異口同聲道。
“我不會忘的,”夏昭衣停下腳步,眼睛望向天盡頭,目光深長,望穿雲海,“夏家軍留在北境大地上的鮮血,我們要親手讓北元人,一一奉還。”
“對!血債血還!我們親自去!”
繞著高山一大圈,回到來時的初始點,已經是一個時辰後了。
夏昭衣不著急走,又去神女石像那望了許久,才終於離開。
城內依然熱鬧,赴世論學還未結束,民間已起風,是廉風書院逐漸放出去的訊息,要興文潮。
此次文潮不再是文人學子們的事了,但凡腹中有故事,有分享欲,愛嘮嗑,愛八卦的人,男女老少,全民皆能參與。
夏昭衣牽著馬,緩步沿著街道走,快到通臨長街時,迎面走來兩個高個子大漢,恭敬道:“阿梨姑娘。”
夏昭衣打量他們:“你們是何人?”
少女的眼睛太過明亮,大漢甚至不敢直視:“我們是寧安樓的,如果阿梨姑娘無忙事,我們大娘子想請您喝杯茶。”
夏昭衣失笑:“趙寧啊,好,走吧。”
趙寧並不在寧安樓,在屈夫人的聽曲苑。
夏昭衣跟在兩名大漢身後上樓,步入未關門的雅廳,便見趙寧和屈夫人各自斜靠著一個軟榻,一邊聽曲,一邊假寐,身後是正在為她們按摩揉捏的小丫鬟。
空氣裡漫著馥郁的清雅桂香,淡色鵝紗被窗外的風吹動,輕盈起伏,珠簾也被撞得清脆叮嚀,落滿風情。
倚秋先看到夏昭衣的,驚喜道:“大娘子,阿梨姑娘來了!”
趙寧和屈夫人同時睜眼坐起,立即看去。
夏昭衣笑吟吟道:“看來沒料到我來,所以,不是守株待兔來請我,是街上偶遇啊。”
兩個大漢一愣,趙寧笑道:“這不是怕你忙嘛,所以沒去你府上。”
屈夫人迎來:“是呀,我們只是派人上街,若是在街上看到你,請一請,不忙就來喝杯茶,耽誤不了你功夫。”
夏昭衣笑:“那不是大海撈針。”
屈夫人道:“反正我們都是閒人,閒得慌的人。”
趙寧示意那兩個壯漢推下後道:“倒是沒大海撈針那麼難,這不就是把你請來啦。”
倚秋跟在那兩個壯漢後面離開,準備去樓下親自吩咐茶點,剛下去,迎面碰見諸葛盼。
諸葛盼手裡捏著一封信,倚秋一眼看到信封上蓋著的朱金雲絲牡丹章。
金色,是寧安樓二等加急的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