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如今人還在長安,不過已經搬到了自己的王府。
當年的王勃,如今成了他王府裡的王府修撰,十分得李賢的器重,甚至大部分時候,李賢都會聽從一些王勃的意見。
而且聽說這些天又跟王勃,還召集了幾個文官,開始給《後漢書》作注,被後世稱為《章懷注》,用的是他當太子時的名號:章懷太子。
而現在李賢已經被晉封為沛王,與曹王李明兩人走的甚近,這傢伙在史書上,也是對於權利很熱衷的人。
史書記載,李弘死後,他被立為太子後,曾經因為權利而與武媚明爭暗鬥,最終卻被武媚連同李治一起廢掉了他。
而現在的李賢也是榮譽滿身,前幾年改封沛王之後,又加揚州大都督、左武衛將軍,包括如今被狼群襲擊的雲中都護府,食實封一千戶。
就在李弘跟三省長官談完正事兒,閒聊阿史那斛勃啥時候死的時候,夏至悄悄在李弘耳邊說道:“殿下,沛王來了,正在麗正殿客廳等您。”
李弘看了看夏至,好笑道:“這傢伙是不是也得知雲中的事情了。要不然他會冒著這麼大的雨跑過來?”
“不知道,看樣子好像很焦急的樣子。”夏至抿嘴笑了笑,說道。
“行吧。幾位大人,雲中之事就靠你們了,還有這排水洩洪一事兒,有事兒就來找我,反正現在父皇不在,東宮的行文施令章程,這幾日各位大人也都熟悉了不是,很簡單,比你們在朝堂上要快了不少。”李弘淡淡說道。
“是,殿下,臣等這就回去處置。”幾人起身說道。
張文瓘想了下問道:“殿下,那雲中李浚與阿史那特勒來了,您要不要見一見?”
“那是自然。還有,倭國使者不見,無論拿什麼好東西都不見,別以為送過來幾個侍女,就能讓我網開一面,此事兒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就算是父皇下旨也不行。”李弘昨天就聽說了,倭國又派使臣來長安了,自然是派遣唐使一事兒。
幾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但他們心裡,到現在也沒有鬧明白,這太子殿下怎麼就看倭國人不順眼呢?
好像打從蹣跚走路開始,太子殿下就一直對倭國人很討厭,這麼多年了,除了當年翠微宮一事兒之外,倭國人並沒有得罪過他,但殿下對倭國可是嚴苛到了髮指的程度!
人家送來的金銀財寶跟美女,都被他照單全收,但只要說到正事兒,原本收禮時還笑眯眯的臉就變成了寒冷的冬天,無論倭國使臣如何說服,殿下那腦袋就跟撥浪鼓一樣,就是不同意。
看著眾人離去後,李弘走到房簷下,雨勢依舊沒有減緩的跡象,依然是瓢潑大雨嘩嘩的沖刷著整個長安城。
太監把轎子抬到了跟前,李弘看了看雨勢,搶過夏至手裡的油紙傘,說道:“誰要跟我雨中漫步?”
“殿下不可,萬一沾染上風寒可就不是小事兒了,還請您坐轎去麗正殿吧。”夏至趕忙拉著李弘的胳膊,胸前的高聳擠壓著李弘的胳膊肘,擔憂的說道。
“無妨,好久沒有暢快的淋過雨了,父皇、母后沒在,正好淋淋雨,去去身上的凡塵之氣,呵呵。”李弘說完後,就邁步衝進了雨中。
“你們快跟上。”夏至看著還依舊任性的祖宗,無奈的搖頭說道,然後伸手在額前搭個涼棚,急忙衝進雨中,陪同著李弘一起往崇文館身後走去。
“咦?你不是說你不來嗎?”李弘看著剛在雨中跑了幾步距離,就差些渾身溼透的夏至問道。
“保護您是奴婢的職責,您都不顧及您的千金之軀,奴婢又豈會在乎奴婢……。”
“快別說了,淋個雨讓你說的罪大惡極一樣。”李弘摟著夏至柔軟的腰肢,兩人共乘一傘在雨中往前行去。
身後則跟著一頂轎子,花孟、驚蟄、獵豹、芒種四人一人一把油紙傘,自然也是緊緊跟隨。
六人加一頂轎子就這麼緩緩在雨中前行,東宮這些年基本上就沒有變樣兒,太極宮現在也基本上失去了他皇家的功能,身後巍峨龐大、雄偉壯麗的大明宮,已經完全接替了太極宮的所有職責。
視線在瓢潑大雨中受阻,無法看清那一片輝煌浩大的宮殿群,但每一個外國使者來到長安,遠遠望著大明宮方向,心裡都產生了深深的震撼。
這在他們心裡,那龐大巍峨,雄偉壯麗的大明宮,簡直就不像是人間能夠擁有的,就算是他們想破腦袋,也從來沒有想到過,宮殿可以建造的如此雄偉壯觀。
特別是那被稱作空中花園的建築,如果天氣好的情況下,站在長安城外都能夠看見,那彷彿漂浮在空中的花園,奼紫嫣紅的花兒、綠樹成蔭的碧綠景象,都讓他們的內心感到無以倫比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