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銅匭,自然便是由武媚提議而建造出來的,一開始還有一些正能量的作用,只是到了最後,就變成了朝堂臣子誣陷、誣告、相互攻訐的工具,使其喪失了原本該有的意義,從而也真正誕生了大唐酷吏出來。
所以當李弘在受到李治跟武媚的提議後,第一時間便是反對,面對老兩口那質問的表情,李弘只能是把事物延伸出去,把銅匭的利弊分析給了兩人聽。
看著兩人不以為然的樣子,李弘最終也迫不得已,不得不在宣政殿的廣場上,那兩棵由他提議栽種的樹下,設定了兩個銅匭。
其意便是,希望透過兩棵樹的由來,警告一些依然還有心懷鬼胎,想要暗中攻訐同僚的臣子。
但明顯這並不是一個長久的法子,所以在李令月跟上官婉兒找上門後,李弘的報紙傳媒大計,便浮現在了腦海裡,用此來代替銅匭,絕對是最為完美的。
何況,銅匭的最初設計,誰知道歷史上的龍媽,是不是跟他想的一樣,也希望能夠透過控制話語權,來穩固朝堂與江山,並剷除異己呢?
李弘不知道,但武媚能夠從李弘所設計的刊物一事兒上,看穿李弘的心思,這顯然就說明,武媚在最初設定銅匭時,同樣也是想要造一把殺人於無形的利器,不然的話,她就是再聰明絕頂,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想通李弘最終的用意。
不愧是知子莫如母,無論是太子還是皇后,已然是看到了話語權,輿論導向的重要性,只是在此李弘非彼李弘時,方式方法錯了而已。
上官儀也在頭疼,銅匭已經讓他夠頭疼的了,兩個銅匭內,沒人知道里面到底放了一些什麼,雖然到現在才剛實施,但已經讓一些人的內心忐忑不安,惶恐不已了。
而現在,自己的孫女又開始在自己跟前求情,不為別的,就是希望以後中書省的決議,能夠有一份通告給她!
而且還義正言辭的拿出了太子殿下來威脅他,這讓他面對自己這個聰明伶俐的孫女時,有種無可奈何的束手無策的感覺。
“再議再議再議。”上官儀揮著手,茶杯也不要了,婉兒你喜歡,你留著喝茶好了。
“不行!”上官婉兒往正廳一站,看著她爺爺義正言辭的喝止道。
“姑奶奶啊,中書省乃是朝廷重要衙署,所有的決議,哪怕從三品的官員,都要報備後才能按職分類、分批檢視,你這要中書省報備一份給你崇文館?這不和規矩啊,大唐律制裡也沒有這一條不是?”上官儀心中是叫苦連天,自己這個孫女他最知曉了,聰慧之外還是個一根筋,誓不罷休啊看架勢。
“但我有太子殿下的旨意,您必須給我,而且您還要讓三省六部等衙署定閱我們的‘坊間天下’才行。”上官婉兒挺起小臉,一臉得意的說道。
“胡鬧,各個衙署的銀子都是皇上的,都是太子的,哪能由爺爺隨意花銷?還買你的刊物,爺爺自己掏錢買你一份成不成?”上官儀花白的鬍鬚看起來都充滿了無奈。
“您起草個旨意不就行了?交由門下批覆,太子殿下硃批後,給尚書省就好了,那樣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用朝廷的銀子為各衙署訂閱了?”
“胡鬧胡鬧胡鬧,不像話不像話不像話,我這就去找太子殿下去,怎麼可任由你與公主殿下如此胡來,不成體統不成體統。”
“您現在不是太子少師了,您要去東宮,怕是還沒有我容易呢?您還是不要去了,孫女怎麼會騙您呢?何況還有公主殿下也參與呢。”
“你是說,你在家裡說服我,公主殿下此刻在宮裡,正在說服陛下跟皇后嗎?”上官儀嚇得鬍子都跳起來了,太子殿下這是要做什麼?
“對啊,只有如此雙管齊下,我們的‘坊間天下’才能從一開始就做好。”上官婉兒傲然的說道。
如此兒戲的事情,怎可驚動陛下跟皇后啊,他就不怕被陛下跟皇后訓斥?
就在上官儀跟上官婉兒爭論的時候,無論是他們兩人,還是皇宮裡的皇帝跟皇后,都忘了一件事實:那就是如今的東宮,無論是太子太傅、太師、太保,還是太子少師、少傅、少保,如今都是缺空的狀態。
(ps:今天兩更,一會兒還得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