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唐謀天下 > 正文 698 盛會

正文 698 盛會 (第1/2頁)

喧囂熱鬧、和諧美滿的元日,向來是唐人最為喜歡的節日,無論是皇帝還是朝臣,或者是豪門商賈,亦或是黎民百姓,在元日的幾天時間裡,每個人都像是刻意的維持著喜氣洋洋的氛圍,或者是真正的流露出內心的喜悅。

總之,行走在繁華的長安城內,能夠看到的便是滿眼的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隨著長安城的擴大,無論是唐人還是外邦人,對於突然間變大的長安城,還是有些措手不及。

每每節日裡的一些讓百姓流連忘返的景點,自然還是如從前那般遊人如織,熱鬧非凡。

但一些只有在元日裡,這個特定的節日裡,才會出現的一些娛樂性質的活動,則因為長安城的變大,而變得比往年更多了一些,這讓原本不想錯過每一個活動的百姓,不得不因為自己的“貪婪”,開始幸福的抱怨著,長安城太大了,大到確定去看東市的活動後,必定要錯過西市的活動。

確定前往外城相聚的人士,必然是要錯過內城的娛樂專案,或者是一些官方的儀式。

人們貪婪的不想錯過長安城內,每一處精彩紛呈的活動,但因為越來越多的密集多動,讓他們不得不開始犯難,糾結、矛盾的選擇著,更加多姿多彩的節日活動。

但對於小孩兒來說,節日裡可以不必理會娛樂活動的質量好壞,只要能夠在節日裡,得到大人們對自己放肆行為上的寬容,能夠一年一度的、獨立自主的花一些壓歲錢,才是他們心中最為期盼的事情。

新衣裳可以讓一個小孩子興奮一夜,但當第二天在渾然忘我的玩耍中,一身新衣裳則早就失去了,對孩童們行為的控制,不到一天的光景,自然是會變得髒兮兮的跑回來。

但相對來講,女孩子在這方面就要理性很多了,無論是在元日裡的自由的錢財揮霍上,還是對自己一身新衣裳的顧及中,都要比男孩子要理性的多,也要感性的多。

李令月早早就派自己的貼身太監馮少年,拿著自己的名刺,前往中書省中書令的府邸,去邀請她的好友上官婉兒來宮裡玩耍。

整個皇宮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其熱鬧的氛圍,以及豪奢的佈置,相比於往年則是花費了更多的銀子。

即便是如此,大唐依然還有雄厚的資金,用燦爛的燈火裝點著整個長安城的各個景點,無論是寺廟、道觀還是外邦人居住的市政坊、大雁塔等等,都被明亮的燈火以及喜慶的物事裝點一新。

整個長安城,在元日的晚上就像是一座不夜城,宵禁早就提前兩天被取消,人流如織的長安城,彷彿進入到了不知疲憊的十二個時辰的連軸轉中,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街頭巷尾、城坊之間,從來不缺人們遊走其中。

而讓整個長安城的人們頗感到意外的是,朝廷竟然一直持續的給朝臣放假,直到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的這一天,竟然還從來沒有要求過甚至是提及過上朝一事兒。

儀鳳三年上元節的黃昏,正是一年以來,最為隆重、喧囂、熱鬧的最佳時期,暮鼓聲從鐘樓內緩緩的響起,其聲音彷彿都帶著節日的喜悅,向長安這個不夜城的四面八方傳去。

整個皇城內,燈火通明如同白晝,甚至是角角落落都洋溢著一派祥和喜慶的氛圍。

暮鼓晨鐘敲響了最後一次,一支頂盔貫甲的軍隊,忽然間從城門口處踩著整齊的步伐,押送著好幾輛保護的極為森嚴的馬車,在明亮的刀槍劍戟的護送下,緩緩進入了皇城。

而後只見這些兵士隨著一道道命令,有序的開始從馬車上解除安裝一箱箱的東西,每一個人的動作都是極其小心謹慎,每一個人的臉色既有緊張與凝重,也同時透露著一絲絲的興奮不已。

沒有人知道這些人到底是幹什麼的,長安百姓因為提前得到了朝廷的通知,所以當城武衛騎著身披紅綢的喜慶戰馬,開始淨街皇城外四周的前兩條街道時,人們自然而然的配合著城武衛往外面退去。

“怎麼回事兒?今天到底有什麼驚喜?”被淨街後的兩條街道外面,其他的街道上,擠滿了烏壓壓的人群,一個個翹首以待,不知道朝廷今日要做什麼,竟然如此神秘,又是多日不曾出現的城武衛,又是頂盔貫甲的森嚴兵士進入皇城,這讓人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抬到了最高處。

人群裡竊竊私語的百姓,沒有一個人懷疑皇宮是不是發生了政變,或者是發生了什麼意外的事情,因為在之前,人們已經接到了訊息,上元節這一日,整個皇城以及四周的兩條街道,都會被朝廷戒嚴,但到時候你們會看到平生未見的景象。

李治與武媚被李弘與裴婉瑩等人,邀請到了大明宮內的空中花園內,站在溫暖如春的樓閣中,望著腳下長安城內的各個景點,原本日夜通明的景點,在今日卻是一個也沒有被燈火點亮。

而包括整個皇室宗親在內宗親,此時也已經緩緩步上樓梯,在李治與武媚、太子妃與白純、李令月跟上官婉兒的身後站定,一個個神色喜慶好奇,不知道李弘這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而在大明宮的空中樓閣下方,原本同樣是用於集會、朝賀的宮殿門口,則是站著大唐在長安的所有官員,一個個穿著喜慶的便服,同樣在竊竊私語著,猜測著太子殿下今日主導這一切,到底是想幹什麼。

無論是空中樓閣內的皇室宗親,還是下方大殿前的朝臣,隨著禮官在冗長的祭天告表完畢後,這才緩緩的坐在早就為他們備好的椅子上。

最新小說: 種出一個太平盛世 漢中祖 大明發明家 永樂之盛 三國:從桃園結義開始 逍遙大太監 錦繡之後 皇城諜影 三國:御龍歸字謠 驚世俏掌櫃 大唐:我假太監權傾天下不過分吧 皇帝:開局三座縣城 三國:我劉備,屬性全加力量 穿書成了首輔的反派嬌妻 寒門梟臣 卷戰袍以蓋山河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團寵作精:病嬌反派對她神魂顛倒 續玉 錦鯉小福寶下凡後,全皇朝爭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