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唐謀天下 > 正文 441 迎敵

正文 441 迎敵 (第1/2頁)

李治與李弘幾乎是同一時間,噌的把手裡的望遠鏡放了下來,大眼瞪雄的互望了一眼,眼神之中一個寫滿了震驚跟不滿,另一個倒是寫滿了玩味兒跟興趣。

“喲,有點兒意思,竟然也想來個擒賊擒王。”李弘語氣輕鬆,但眼神中的殺氣卻是越來越濃。

“傻了吧,我剛才說什麼來著?現在人家要來破城了,朕看你怎麼辦!”李治很鬱悶,原本以為勝利已經唾手可得,誰知道冒出這麼一個煞風景的東西來。

“您剛才只是警告我心高藏等人,也沒有說心城外那新羅、百濟,特別是這個新羅將領不是。這個將領也不知道是何人,有點兒意思,竟然在軍隊潰散到如此地步,還能敝冷靜清醒的頭腦,值得尊敬,就是歲數有些老了。”李弘拿起望遠鏡再次看了看那極速衝過來的溫君解,讚歎的說道。

李治也再次拿起了望遠鏡,剛才看見人家往這個方向衝過來,他就把望遠鏡放下了,所以連人家的將領也沒有看清楚是誰。

這時聽到李弘的話,拿起望遠鏡尋找著那一隊人馬裡的將領,同時回著李弘的話道:“不可胡鬧,如今戰事正值緊要關頭,豈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之時!”

李弘沒理會龍爹的訓斥,望著那奔襲的約莫一千多人,對著花孟說道:“城內還有多少兵?立刻集結起來,對了,那些人就不用管了,一併集結起來。”

李弘說的便是那原本監管高藏等人的一百多咐營兵士,此時高藏等人已經傻了,腦子裡壓根就沒有敢反抗大唐的想法,此時此刻,唯獨有的一個念頭便是:‘還好自己沒有過於硬抗大唐,不然的話,恐怕如果再加上大唐獨有的天雷。’

高藏站在城頭上,臉色則是越來越蒼白,越往後想他就越害怕,甚至後怕到已經開始出冷汗。對於大唐,他已經完全升不起反抗之心了,至於自己的王位能不能保住,他現在也沒有渴求了,如今只希望不要被大唐俘獲回長安就行。

“原來是他?”李治對於剛才李弘跟花孟說的話並沒有聽見多少,反而是一直拿著望遠鏡在搜尋那將領,所以現在看到那將領後,這才喃喃自語道。

而剛剛邁出兩步,準備親自迎敵的李弘,聽到他龍爹的話後,止住了腳步,回頭問道:“您還認識新羅人?這些年歲貢,新羅有來過武將?”

“早年間我見過他,時間太長了,那時候他還沒這麼老呢,貞觀二十二年,他曾跟隨金春秋來過長安,所以我對他還是有一些芋的,好像叫溫君什麼,是金春秋的重臣,此人倒是不可杏。”李治放下望遠鏡,從容不迫的說道。

能夠記得如此清楚年代,這倒不是李治的記憶列多好,而是因為貞觀二十三年時,他便在李世民去世後,繼承了皇位,如此一來,他想要不記租前後一年間的事情都比較難。

所以,他一下子便能夠把溫君解什麼時候來大唐的年份,輕鬆的說出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李弘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本以為自己的龍爹跟這些人有什麼交集,沒想到只是因為這樣的年代大事兒,所以才記住了這個溫君什麼。

清點了下人數,連李弘都覺得有些牙疼,竟然整個柳京城,如今能夠放在一起的大唐兵士,才兩百多人還不到三百人!

而看人家那勢力,估計最起碼在一千二三到一千五百人左右,自己以三百人去阻攔他們攻城,是不是有點兒螳臂當車的意思?

但如果任由他們攻城,雖然城牆上的高句麗百姓足以抵擋,可如此一來,大唐的顏面也會掃地,更會讓人以為大唐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所以,無論如何,李弘都得出城迎戰,雖然他是實際主義者,但這個時候,當著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的面,如果自己不出城迎敵,這一戰完勝之後,依然是會給三國心中留下一道僥倖的縫隙。

會讓他們以為大唐的軍隊並不是不可戰勝,依然是有跡可循的能夠擊敗的,所以,為了不讓這一道縫隙被他人察覺,李弘必須領兵出城迎戰。

耐心的解釋跟絕對的保證,才讓李治允許了李弘出城迎敵,但同一時間,李治也把高藏叫到了身邊,揚武與連鐵一左一右保護著他。

而高藏,則需要隨時準備傳達大唐皇帝的命令,那就是命令高句麗百姓出城救回大唐太子!

城門洞開,一行三百騎快速的出城,而出城後,身後的城門竟然破天荒的沒有再關閉,依然是毫不設防的大開兩扇大門。

馬槊在李弘手裡,不再是像斜候那般,只會在地上拖著走了,如今他的馬槊雖然舞的並不如一些兵士那麼威猛,但仗著自己身高臂長,馬槊在馬背上舞起來也是虎虎生威、霸道殺伐!

不到三百人的騎兵更需要以速度來衝擊對面的敵軍,騎兵相互衝鋒是這個時代的常規戰爭,比以騎兵衝擊步兵而言,其危險性要小了很多。

最新小說: 大明:四哥造反,我打天下! 朱元璋的人生模擬器 種出一個太平盛世 漢中祖 大明發明家 永樂之盛 三國:從桃園結義開始 逍遙大太監 錦繡之後 皇城諜影 三國:御龍歸字謠 驚世俏掌櫃 大唐:我假太監權傾天下不過分吧 皇帝:開局三座縣城 三國:我劉備,屬性全加力量 穿書成了首輔的反派嬌妻 寒門梟臣 卷戰袍以蓋山河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團寵作精:病嬌反派對她神魂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