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也是他為何經常犯眩暈症的緣故,操持朝堂過度、容易犯,不經常鍛鍊也容易犯。而這兩樣,正好,還都被他佔了。
這個時代的計時按照一天十二個時辰來劃分,一個時辰又分為八刻,細化為上四刻與下四刻,一刻分三分,共二十四分,對照二十四節氣,一天九十六刻,正在與整除之列。
對於李弘來講,朝會有三刻的時間就足夠了,接下來用一刻的時間趕到父皇的寢殿,然後跟父皇一同在後花園跑步到巳時,然後洗澡、吃飯、回東宮,這樣半天下來,自己就把一天的活都幹了,還有半天可以跑到長安城玩玩兒。
看著李治被趕鴨子上架沒了說辭,武媚卻突然間問道:“你剛才說什麼東西計時比日晷還要精準?”
李弘露出一個神秘的微笑,然後衝揚武招了招手,揚武會意,與連鐵幾人才一間屋子內,推出了一個小車樣式的東西。
“嘿嘿,這是兒臣閒來無事琢磨出來的,打算以後放在朝堂上,給上朝會的官員規定稟奏的時間,以及整個朝會的時間。”
“為何不用漏刻?”武媚問道。
日晷沒法兒放入朝堂計時,因此,每次朝會,都會有計時太監在外面看時間,在皇帝問起來時稟奏。
而漏刻因為過於難看,在李弘這幾日上朝後,聽著那水流聲音老是容易走神,於是直接就把那由幾個銅盆組成的漏刻給停了。
“漏刻用水,而且冬天水容易發生變化,極不穩定,所以兒臣覺得用這個比較妥當,而且放在朝堂上後,每個人抬頭就能看見時間,豈不是更加便捷一些?”李弘起身走到揚武跟連鐵推來的小車跟前,揭開了上面蓋著的一塊紅布,露出了計時器的真容。
武媚跟李治同時皺起了眉頭,眼前的事物看起來像是一個由好幾個長著鋸齒的輪子組成。
而李弘這是仿製了元朝時期詹希元所研製的五輪沙漏,流沙從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輪邊上的沙鬥裡,驅動初輪,從而帶動各級機械齒輪旋轉。
最後一級齒輪帶動在水平面上旋轉的中輪,中輪的軸心上有一根指標,指標則在一個有刻線的儀表圓盤上轉動,以此顯示刻著十二個時辰的時間,這種方法幾乎與上一世的時鐘的表面結構完全相同。
此外,讓李弘不得不佩服大唐的能工巧匠的是,他們還巧妙地在中輪上新增了一個機械撥動裝置,以提醒兩個站在五輪沙漏上擊鼓報時的小銅人。每到整點或一刻,兩個小銅人便會提著鼓錘自行出來,擊打旁邊的小銅鈴報告時刻,聲音清脆悅耳,讓人極為受用。
由於無水壓限制,沙漏比漏刻能夠更精確計算時間,達到了真正的計時功能,完全已經獨立成為了一種機械性的計時時鐘。
就在武媚跟李治剛要問話時,兩人就看見那兩個小銅人,在刻著時辰銅盤上的指標指向了酉時時,小銅人提著鼓錘緩緩的升了起來,然後動作略顯僵硬的開始擊打兩側的小銅鈴。
頓時,耳邊響起了清脆悅耳的金屬聲音,彷彿編鐘被敲響一樣,帶著一絲絲的樂感開始迴盪在客廳裡。
“怎麼樣兒?不錯吧,如果不喜歡這個音階,可以把這個小銅鈴摘下來換做其他的。”李弘自豪的看著呆若木雞的龍爹跟龍媽,欣喜跟討好的看著兩人,萬一給點兒啥賞賜呢。
自己可是好久都沒有被龍爹跟龍媽賞賜了,自從有了李令月,自己兄弟幾個總有一種是被他們撿來的感覺。
“就不能多放幾個小銅鈴?挨個敲響嗎?那樣豈不是比現在的音色更要好聽一些?或者讓這兩個小銅人,各自敲響不同的音色,那樣豈不是更好?”武媚很欣喜這樣的計時器物。
不需要看漏刻似的那樣專門去看,而是隻要掃一眼那個光亮見人的銅盤,看那上面的指標指向刻著黑色的刻度,與紅色的時辰字眼,便能夠知曉時間。
確實是方便多了,而且如果製作的再精緻一點兒,還能夠當作一件裝飾遊的朋友可以關注下,《網遊之劍逝》。)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儲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後接著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