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祿東贊在松贊干布死後,為何沒辦法廢掉孤兒寡母,自己當贊普的原因。
神權一旦大於王權,往往只會興盛了教會,愚昧而又被矇蔽的百姓,依然不過是權利之中的附屬品。
但如今苯教在吐蕃,依然是深入民心,不但是百姓之精神,而且還是王室成員、達官貴族的精神支柱,想要一下子讓苯教從權利的中心退出,李弘也沒有好的辦法辦到。
何況,如今的吐蕃,在自己進入後,不會是真正的被大唐佔領,而不過是強權介入。
看看是不是以後能夠慢慢的分而化之,慢慢的能夠透過戴至徳等人的教化,抹掉吐蕃身上的神權印記。
布達拉宮遠遠望去,完全沒有走到跟前的時候,能夠給人產生心靈的震撼要大。
芒松芒贊跟嘎爾贊卓兩人為大唐的太子殿下,一左一右的扶馬至布達拉宮山腳下。
跪在兩側的吐蕃大臣們,一個個如喪考妣,神情漠然。
原本以為他們已經足夠強盛,強盛到足可以利用唐人不善於高原作戰的優勢,而永久的立於不敗之地。
但最終,他們竟然迎來了一場潰敗,決堤般的大敗。
芒松芒贊跟嘎爾贊卓同樣神情漠然,陪同著李弘走在眾吐蕃大臣中間,緩緩的向前走去。
山腳下的臺階處,在吐蕃久未露面的聖救度佛母文成公主,在當初兩個陪同她,下嫁到吐蕃的宮女攙扶下,正靜靜的站在那裡,看著一臉冷峻的李弘緩緩走過來。
“老身文成見過大唐的太子殿下。”文成看著李弘,冷著臉作勢要下跪。
“姑姑不可,如此豈不是折煞侄兒了。”李弘翻書變臉般,臉上原本冷峻的神情,眨眼間換成了柔和的笑容。
“老身如何敢受的大唐太子殿下自稱一聲侄兒,您這才是折煞老身了。”文成公主甩開李弘伸過來的手,帶著兩個宮女,一步一個臺階,開始往上面的紅宮行去。
“老太太脾氣漸大,是不是在你們這裡,你們沒把她照顧好啊?親侄子來了,竟然都不說表現的高興一點兒。”李弘摸摸鼻頭,如今能夠還有心思打趣的,恐怕也就是他一人了。
文成公主並不是大唐皇帝的親生閨女,雖然同樣是皇家宗室的公主。
文成公主到底是誰的閨女?李弘原本也並不清楚,直到吐蕃攻破吐谷渾後,吐谷渾王奴曷缽攜著弘化公主來到大唐,求助李治出兵助其復國時,李弘才從他母后武媚那裡得知。
雖然史料並無記載,多猜測是江夏郡王的女兒,但經過武媚的證實後,李弘心裡才徹底相信了,文成公主便是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
所以,這也是為何當初下嫁時,是由江夏郡王李道宗送她而來。
此時的文成公主,年紀比李弘的母后武媚還要小上一歲,如果李弘敢在武媚跟前稱呼文成公主老太太,想必又會少不了一頓毒打。
但不可否認的是,吐蕃這裡確實不養人,整的四十五歲左右的文成公主,跟六十七歲的老太太似的,就差手裡拄著柺棍兒,彎著腰再咳嗽兩聲。
“姑姑等一下啊,侄兒扶您上去,正好您帶侄兒參觀一番。”李弘二皮臉的功夫,連武媚都是手下敗將,更何況是剛剛被破了國的文成公主。
文成並不理會他的叫喊,繼續悶頭在兩個宮女的服侍下,緩緩的一步一個臺階往上走。
“姑姑,聽說這布達拉宮可是松贊干布我姑父,為迎娶您時,特意下令修建的。您最近是不是信佛啊?要不這樣吧,過兩天我派人從咱們大唐給你運幾個和尚過來,我覺著吧,咱們大唐的佛法怎麼著也比這裡的佛法適合您的胃口吧?要不行,我再給您從這裡建個道觀,您要是覺得和尚不對胃口,就找咱們老李家的道教看看,兩個倒換著來,別膩了……。”
“胡說八道,你當這信佛、尊佛、崇佛是你在長安城,領著你那幾個不成器的弟弟吃酒樓不成,還合胃口?合什麼胃口?在你母后跟前,你也是如此說話嗎?”文成公主實在受不了耳邊的蒼蠅編排佛法了,再任由那張小嘴說下去,誰知道還能編排出什麼來。
“嘿嘿,姑姑,您看,當初您們把我弘化姑姑的吐谷渾給破了,人家不也是沒找您麻煩,也沒有記恨您不是?何況侄兒這次前來,不是說來耀武揚威的,是真正的幫助姑姑您的。”李弘推開了一邊宮女,自己二皮臉的強行拽過文成一隻胳膊攙扶著。
而跟在文成與李弘身後的嘎爾贊卓與芒松芒贊,特別是赤都松傑,眼珠子瞪的差點兒掉地上,然後被他自己踩上一腳。
眼前這個臉皮堪比城牆厚度的少年人,真的是剛才在聖城門口,一言不合就引發天雷,把邏些城一邊的城門,頃刻之間炸的灰飛煙滅的大唐太子殿下嗎?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儲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後接著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