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土與儺戲有關民俗文化比較有名的,謝子豪知道的就是與著名的抗倭名將有關的潮汕英歌舞。
還有閩臺那邊的官將首出巡等宗教活動都是類似儺戲的儀式。
鴻門這大儺戲顯然就是以潮汕英歌舞為基礎,並且融合了一些其它地區的古代儺戲精髓,這些扮演鬼神的漢子們一出場,現場的人群中大多數人就都感覺到了那股威嚴神聖的氣息。
考慮到當年遷移到北美這邊的海外唐人潮汕移民佔了半數還多,所以保留下來這些當地的民間民俗文化也不足奇怪。
而且鴻門各家兄弟都是出身於民間法脈或者江湖門派,最擅長的就是這種五花八門集中在一起的水路道場。
別看是大雜燴一樣的手段,但確實精彩且好用。
這一隊儺戲師傅人數不少,為首的那位身高足有兩米,赤著身子披著碩大的棕熊皮,面上帶著黃金四目的面具,玄衣朱裳、執戈揚盾,謝子豪也認得這個形象,正是周禮之中規定的司馬的下屬,最高官階為下大夫,為國家驅疫的方相氏。
方相氏之後的第二位漢子體型只比方相氏稍矮一寸,頭戴官帽,身穿大紅官袍皂靴,一手持蝙蝠,一手持寶劍,面上帶著的則是一面目猙獰,豹頭環眼,鐵面虯鬢,有著一張大嘴的相貌奇異面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用問,熟悉中土文化的人都能一眼認出,這位就是在民間廣泛流傳的道教俗神,號稱捉鬼天師、捉鬼大將軍的判官鍾馗。
從商周時期到先秦兩漢,再到魏晉六朝直至隋代,儺儀的主角其實一直是方相氏,時至唐宋時期,這種傳統在宮廷儺儀之中依然得到延續。
但在五代時期的敦煌一帶開始,民間儺戲的主角則開始慢慢變得由鍾馗來擔當,之後在傳說中鍾馗故里的陝地周至,還有江淮、閩南、彎彎等地的鐘馗信仰最為盛行,儺戲也多以其為主角。
方相氏和鍾馗之後,接下來還有王靈官、馬王爺、雷公、關公、天公將軍、地公將軍、人公將軍、神荼、鬱壘和尉遲恭、秦瓊兩對門神等等儺師們扮演的民間神仙人物。
鴻門這大儺戲是不唱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候儺師會代表神靈發出或憤怒或威嚴的呼喝。
一群漢子揮舞手臂或武器,踩著鼓點節奏,邁動大腿以一種豪邁中帶著神聖和奇異的舞蹈動作列隊從鬼市大門整齊而出,開始沿著左側道路列陣前行。
富有動感的鼓點和惹人心魄的動作都讓圍觀的人群大感震撼。
“哦嘎的!”
一些有資格參與這次活動的老外見到這樣震撼的出場方式,紛紛驚呼起來。
謝子豪身旁的梅琳達和託德也是感到十分震撼。不要說他們,便是看過不止一次的梁瑞安也是每一次都覺得震撼非常。
尤其是梅琳達作為薩滿祭司,對於這種跟她職業相似的儀式十分的好奇,看到的也是不同於一般超凡者的景象。
那些裝扮各異的漢子的動作行為極具力量和美感,並且有一股不可侵犯的威嚴氣勢。
“他們是在扮演神靈嗎?”
能夠讓梅琳達感到震撼,謝子豪明白這場儺戲是有了神韻了,便解釋道:
“這是我們中土古老的一種驅邪役使,為首的那位扮演的古代神靈方相氏,是一位驅疫避邪的神……”
喜歡美綜1999請大家收藏:()美綜1999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