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州,位處瀾江上游,環山傍水,是水陸關津要隘,也是陳朝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州邑城闊數十里,內有黎民百萬之家,城中七十二巷,三十六坊,龍樓鳳闕,廣廈千萬。
風塵僕僕的紀緣,連續趕路兩月餘,終是到了涇州城外。
“好雄偉的城池,卻不知鶴嘴山,在這涇州什麼地方。”紀緣走入城中街巷,心頭思索。
自離開青塘,他一路馬不停蹄人不歇腳,整整兩月橫穿臥龍嶺,又乘舟自水路而下數日,終是趕到了這涇州城下。
一路上,除了遇上些打劫的匪盜、攔路的猛獸之外,倒並無其它波折。
這涇州城,是紀緣此生進入的第一個人煙稠密的城池,也是所見最大的城池。
乘著時間還早,紀緣打算在城中住下,好好修整幾日,也逛逛這煙火紅塵。
街道兩側,熱氣騰騰,叫賣聲不斷。
“包子…新鮮出爐的灌湯包子,葷素都有…”
“羊肉湯…一碗湯七兩肉…”
“豬油伴糰子,河陰特產,百年老字號咧…”
“黃酒!正宗五溪鎮秘傳雄黃酒…滋陰養胃,免費品嚐,使君老爺喝了都說好…”
“宮廷秘方,京口神醫趙氏祖傳跌打丸,腰痛、腿痛、肩背痛、關節痛、手涼腳涼,男女老少都能用咧…”
街市上熙熙攘攘,摩肩擦踵,商鋪攤販,一眼望不到邊,兩側是街巷或瓊樓高閣,飛簷斗拱。
涇州治河陰郡,統包括陵陽郡在內十八個郡國,方圓二十萬裡;是陳國十三州部之一。
繁華風物之盛,勝過小小青塘何止千倍萬倍。
讓紀緣頗有幾分,恍然回到前世逛市區步行街時的感受。
紅塵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驀然,前面數百步外,一位身穿青袍,冠巾束髮,身背劍袋,腰繫黃絲條的中年,引起紀緣注意。
“嗯?道士?”紀緣瞳孔微縮。
此世除了有功名的讀書人,只有道人,才會冠巾;也只有道士,才會在腰間繫各種色彩的絲條。
這是他行走數千裡以來,第一次在街市上,遇上‘道人’。
那中年道人似有所覺,緩緩轉過頭,見是個約莫**歲,草梗束髮一身麻衣腰掛皮囊的鄉野孩子遠遠望著自己。
以為是鄉野小兒,沒見過他這般‘道士’打扮的,好奇而已,道人搖搖頭,轉身繼續往前走,並不以為意。
“好敏銳的五感,他一定是修行者了。”紀緣也趕緊收回目光,以眼角餘光撇著,不敢再隨意直勾勾亂看。
待那道人走遠,紀緣思索片刻,抬腳跟上,遠遠的輟在後面。
見那道人緩步走到一間朱門紫戶,極為氣派的府邸前,渡步走了進去。
府邸牌匾上,幾個金漆大字‘太尉殷宅’。
紀緣眼珠轉了轉,四處打量,見陳府斜對面,有一間客棧,正準備進哪客棧住下,放蜈蜂去窺探一下那道人。
驀然,街巷遠處,一陣雞飛狗跳的吵嚷傳來。
“快讓開,讓開!馬驚了!”
“瑤少爺的紫煙駒驚了,快讓開!!!”
遠處傳來陣陣大吼聲,似乎是馬驚了,在街上橫衝直撞,嚇得攤販行人驚慌躲避。
一匹烏黑駿馬,嘶吼著從前面橫衝直撞而來。
說是馬驚了,但紀緣分明看見那駿馬上,坐著個十來歲許,金冠錦袍,粉雕玉琢的小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