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的隴西,秋高氣爽,唯一不足的是,隴西的天氣極其的乾燥。甚至,可以說是乾旱。
隴西省委省政斧大樓內。猶如往常一樣。不時有人進進出出。一片忙碌的景象。從外表來看,似乎,於往常沒有任何不同的地方。
但是,此刻,整個隴西省的領導幹部,目光都集中在省委。今天的省委常委會議,比之任何一次都要顯得重要。
牽扯到了兩個正廳級職務。九個副廳級職務的人事調整。對於下面的幹部們來說,有這個資格,有這個想法的,都在默默的關注著常委會的結果。自己是不是能夠如願以償的更進一步。
對於沒有這個資格的人來說,也都在默默的關注著,別人上去了,自然也會相應的留出空位出來。那就是自己的機會。
同時,也都希望自己的領導能夠更進一步,領導升遷了,自己才能水漲船高更進一步。
地廳級的領導幹部們,也在觀望。新上來的人,是盟友還是政敵。這都關係到自己的選擇。也是省內風向的一種體現。
上午八點半,很準時。聶振邦最後一個走進了省委小會議室。
徑直走到了自己的位子前面。坐了下來,環視眾人,聶振邦緩緩開口道:“開會了,這一次的會議內容,相信,大家都已經清楚了。人事的選拔。領導幹部的選拔,這是我們省內的大事。挑選出一個好的領導幹部出來。能夠造福一方,惠澤萬民。但是,如果選出了一個不稱職的幹部,也有可能貽害無窮。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也相信,在座的各位,眼睛也是雪亮的。以審慎的態度。以負責的精神。選出合適的、合格的幹部。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說著,聶振邦的目光,轉向了旁邊,看著組織部部長張放文道:“放文部長。你是分管組織工作的。全省領導幹部的升遷和任免,都是組織部在負責。你先來說一下。在相關崗位上,在這一次調整的人事上,組織部這邊,具體的考察意見。”
作為省委一把手,聶振邦的話語。簡單直接。沒有多餘的廢話。一開口,就直指主題。在會議節奏的把握和掌控上,也是井然有序。
這是省委一把手必須要有的一種節奏。如果,一個一把手,連常委會議的節奏都把控不住了,那隻能說明。已經被人強勢的架空了。這樣的事情,對於聶振邦來說,自然是不可能的,從政以來,從來都只有聶振邦架空別人的份,怎麼可能會出現被人架空的情況。
隨著聶振邦的話音落下,張放文挪動了一下身體。每每到這種時候,張放文這邊的壓力是巨大的,下面地市,有想法的領導幹部,紛紛上來,彙報思想。彙報工作。目的,自然很明確,爭取在領導面前多露臉,留下一些好的印象。省委省政斧領導班子,也有不少的人,打電話的有,請吃飯的有,遞條子的也有。目的都很明確。為各自手下的人說說話,吹吹風。
環視眾人,張放文沉吟了一下,開啟了筆記本之後,開口道:“聶書記,各位領導。根據省委的指示精神。組織部這邊,對林州市市委書記、市長兩個正廳級職務。以及省財政廳副廳長、國土廳副廳長、省國資委副主任、梁州市副市長、古都市東城區區長、林州師專等職位空缺進行了仔細的斟酌。結合各個單位的人事推薦意見。根據組織部這邊歷年來的稽核和考察。整體來說,已經拿出了一個方案。”
“在林州市市委書記的職位上,組織部這邊推薦了兩名人選,第一個是現任林州市市委副書記陳軒然同志。第二個人選是省委副秘書長王道勁同志。在市長的人選上,也考察了兩位同志,一位是現任古都市東城區區委書記陸衛明同志。另外一位是農業廳廳長高建國同志。”
張放文的話語,條理還是很清晰明朗的,首先,開口將所有空缺的崗位介紹了一遍。然後,又將組織部這邊推薦的人選都整體的述說了一遍。這樣一來,就大大的節約了時間了。
這也是最合理的一個安排,這一次的常委會議,和往常不一樣。以往,涉及到人事調整方面的事情,一般都只有一兩個,最多也就是三四個職務的調整而已。可是,這一次,大大小小,副廳級以上的人事變動,有九個之多。這就必須要做出改變了。
真要是一個個的提出來,然後再討論。交鋒等,恐怕,就是開一整天的會議都不一定能夠定下來。一些不太重要的職務,比如林州師專這種副廳級的職務那也就罷了。像是兩個正廳級的職務,還有財政廳、國土廳以及國資委這種關鍵部門的職務,那絕對是爭論的焦點和必爭的崗位。
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這句話,自然有他本身的道理的。佛爭一炷香。憑什麼來爭。自然是信徒的多少。人爭一口氣,怎麼爭。對於平民老百姓來說,或許,就是骨氣。或許是金錢。但是,對體制內的人來說,就和佛爭一炷香一樣。為自己的部下爭一份機會。爭一個進步。這才算得上合格。否則的話,別人憑什麼跟著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著張放文的話語落下,旁邊,劉振濤和聶振邦對視了一眼,會意的點頭道:“放文部長。整體介紹了一下,接下來,還請放文部長詳細的介紹一下吧。畢竟,對省內的同志,放文部長你是最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