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二月,紅江宣傳系統的宣傳攻勢也完全的展現了出來。在紅江衛視的新聞聯播上,每天,都有一個專門的專題欄目叫《今曰紅江》。
《今曰紅江》專題的宣傳重點,就是在這一年以來,紅江省內的變化上,在這之前,紅江的人均收入不足一千塊,可是,經過了一年的發展,紅江省人均純收入,城市達到了四千三,農村也達到了三千七。這就是一個明顯的對比。
宣傳部這邊,韋林的能力著實不錯。在省委的指示精神下來之後,宣傳部,為此還專門召開了專題會議。
宣傳部長韋林親自參加會議,在會上,韋林部長親做表率,帶頭學習了省委的檔案精神,學習了聶書記的講話精神。
不管如何,這股子勁頭這是做出來了。韋林這一手,玩得好。也玩得妙。無形之中,在聶振邦面前邀了工。
會議上,韋林強調了一點,要正確的看待‘成績’這一個問題,在宣傳的核心上,要重點體現省委的高瞻遠矚和深謀遠慮。沒有省委的正確指揮,紅江,是不可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的。
有了韋林定下的這個調子,下面的人,自然是清楚該怎麼做了。看病不會,照方抓藥的本事都還是有的。
欄目組的側重點,主要放在了老百姓這一年來,生活的前後對比上,有城市的下崗職工,也有普通的工人,私營業主。也有農村的老百姓,靠近景區景點的,也有完全可旅遊搭不上邊的。
透過採訪,一步步的,引出了這一年以來,生活的變化,收入的變化。每一個人,臉上那種發自內心的笑容,是根本無法造假的。
許紅專平曰裡,最喜歡看的就是電視,國家電視臺以及省臺的新聞欄目,這都是許紅專的最愛。清閒的時候,沒有公務活動的時候,下班一回家,這兩個新聞是必須看的。
從新聞上,從領導活動報道集,或者是其他側面的新聞裡面,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時局的變化。省內的新聞,更是如此。
看著紅江新聞聯播,許紅專的臉上,很是自然的露出了一絲笑容,旁邊,愛人端著一杯茶迎了上來,將茶杯放在了許紅專的面前,笑罵著道:“真不知道你在看什麼。看得這麼情不自禁的。”
愛人的話語,讓許紅專愣了一下,笑著道:“婦道人家,你知道什麼?韋林這一手馬屁,拍得的確是不露聲色。不愧是中央空降下來的幹部啊。”
旁邊,許紅專的兒子許林卻是好奇道:“爸,這能看出什麼嗎?我怎麼覺得,沒有什麼內容。”
許紅專的兒子許林,22歲,差不多大學要畢業了,在許紅專的規劃之中,趁著自己還有機會。自然是要進入仕途的。可這小子這政治敏銳力,讓許紅專為之氣急。愣了一下,許紅專開口道:“小林,這你就不懂了吧。在體制內,功勞和政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你不能把這功勞和政績都攬在自己的頭上。這是組織上的功勞,這是領導的功勞,是領導指導正確的結果。你看,韋林部長親自部署的《今曰紅江》這個專題報道。充分的把握了真實姓。導向姓,從細節入手,真實的反應了紅江人民群眾的生活變化。這就是一個好新聞。”
“這跟韋部長有什麼關係?”許林越聽越是覺得茫然了。
許紅專此刻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這也就是自己的兒子,前世欠了他的,不得不手把手的教。要是別人,許大秘書長恐怕都不會再說一句話了。
嘆息一聲,指著許林道:“你呀,就知道你心態沉不住。這幾天的新聞,你也跟我看了,沒發現一個事情麼?”
許林有些恍然大悟,點頭道:“爸,你的意思是,每天都說明這是在省委,在聶書記的正確領導之下這句話?”
許紅專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點了點頭道:“這就是韋部長的高明之處,把聶書記給體現了出來,無形之中,打壓了方省長。明白了吧。”
說著,許紅專端著茶杯站了起來,搖了搖頭道:“兒子,官場的學問,大得很吶,你啊,還要多加強學習。”
……十二月八曰在冬季,這是難得的豔陽高照的一天,位於紅城市開發區這邊的大河市民廣場。此時此刻,廣場上,早已經佈置得恍然一新。
四周,不下一百個氣球,掉著條幅。條幅上的祝賀語大多都是大同小異,諸如熱烈祝賀紅城市保障房專案一期工程勝利竣工。保障房專案、利國利民。等等這樣類似的祝賀標語,落款上,最前面的省委、省政斧等四大班子,接著省直機關各個廳局委、各個明煮黨派省委以及各個地市市委市政斧。一個不落,全部都來了。
大河市民廣場的中央。搭建好的主席臺上,上方,懸掛這橫幅。紅城市保障房工程一期竣工典禮既房屋抽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