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嚴愛民的邀請,聶振邦今天的心情似乎很是不錯,微微頜首,點頭道:“好。”
說著,聶振邦轉頭對著其他人道:“諸位,我們也趁此機會,從嚴董這裡學習一下,取點經。作為我們紅江最有名的大河集團,在管理上一定是有著可取之處的,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聶振邦的話語,自然是贏得了旁邊其他領導的附和,旁邊,周傳家也笑著道:“聶書記的話,說到我心坎裡去了,以前,一直都想著來嚴董這裡取經學習一下,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今天算是如願以償了。”
自從省政斧班子分工重新調整之後,周傳家作為常委副省長,分管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調整。
在政斧班子裡,周傳家的地位是十分尷尬的,以前還好,文寶貴擔任省長的時候,周傳家有意識的靠攏,希望能分得一份不菲的政績,作為自己升遷的籌碼,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文寶貴的調離,使得周傳家的處境顯得十分的尷尬。
新省長方遠山和賀玉笙的關係融洽,作為前省長的部下,賀玉笙不待見他,這樣一來,連帶著方遠山也不待見他了。
在政斧班子裡,一把手和二把手都不待見一個人,可以想象,處境有多麼的惡劣。
這一次調整,周傳家手中分管的建設廳、房管局等實權單位和部門也都調整了出來。這樣一來,周傳家以及無路可走了,在這種情況下,周傳家也只能向聶振邦靠攏,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最後希望。
“周副省長的話說到我心裡了,我也早想來學習了。”秘書長許紅專也笑著說了起來。
這邊,嚴愛民卻是笑著道:“各位領導,這是在批評我呢,看來,之前是我們大河集團怠慢了,在這裡,當著聶書記的面,我向各位領導道歉。”
氣氛很是輕鬆,很是融洽,一行人,步入電梯,參觀了大河集團的辦公場所。整個大河集團的辦公氛圍還是很好的,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東西都有明確的制度管理,這是十分難得的。
接著,一行人來到了大河集團的會議室。會議室內,一干隨行領導,再加上大河集團高層的幾位副總和嚴愛民,分坐在會議桌的兩邊。聶振邦坐在中間的主位上,微笑著道:“同志們,有什麼感觸沒有。今天,不是什麼常委會議,在這裡,我們就當是一場研討會,有什麼想法,有什麼感觸,大家儘可以暢所欲言。”
話音落下,旁邊,劉耀文就微笑著道:“聶書記,我先拋磚引玉,說幾句。”
說著,劉耀文看了看嚴愛民道:“之前,聽了嚴董的規劃之後,我覺得很好。如今,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企業的責任感,卻是在曰趨淡薄。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大河集團能夠在發展的同時,考慮回饋社會,這是一種訊號,我們的企業家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也在關注著社會,而且,這種關注的力度也在隨之增加。”
“我個人覺得,大河集團,在保障房專案的問題上,很有建設姓的意義,在進行商業開發的同時,也考慮到普通老百姓的需求,和政斧配合,在獲取了政策傾斜和支援的同時,也不忘記回饋社會,回饋人民,這是一個創舉,我看,完全可以將這個事情列入到政斧的規劃之中,形成一個新的制度和模式。”
保障房,這就是聶振邦今天的目的之所在。之前,在考慮房價調控的時候,聶振邦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規劃和輪廓。房價的上漲,固然有地產商和炒房團的幕後推動,這裡面,這些都只是輔助的因素,最主要的,還是老百姓對房屋的剛姓需求,這是推動房價上漲的最直接因素。
在房改政策之後,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企事業單位,都取消了分房的制度。原來的集體房,現在都演變成為了要購房,這一來二去,再加上城市年輕人的成長,對房屋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市場有了,自然就有了漲價,這是市場經濟的體現。
所以,在房價調控的事情上,聶振邦考慮最多的,並不是如何限價和限購,聶振邦考慮的是,如何能夠滿足最廣大的老百姓購房的需求和意願。很顯然,保障房,這是聶振邦的殺手鐧。
保障房的建設數量上去了,供給市場的商品多了。老百姓可以選擇的餘地就更大了,有錢的,自然會選擇更好一點的商品房,但是,沒錢的,也有保障房選擇了,這樣一來,不需要全家舉債,望房興嘆了。不需要咬緊牙關,全家還貸了。這房價,少了這一個需求做推薦,整體的供需平衡了,這樣一來,房價想漲都困難了。
之前,在聶振邦的考慮之中,原本是希望讓劉昆或是趙星龍,甚至,是讓朱拉風來承擔這個事情。相對於全國,或許,他們還沒有這個實力,但是,相對於一個省來說,不說劉昆和趙星龍了,即便是朱拉風也是有這個經濟實力的。
可是,之後嚴蒼生的邀請,在和嚴愛民會面之後,聶振邦卻是找到了一個更為合適的人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