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參觀過仙女湖養老院後,局長們無不在心裡發出感嘆:現在像徐紅和青青集團這樣踏踏實實做事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啊!
正如社會上流行的一句話那樣,這樣的青青集團,給東平市來一打,都不嫌多。
當天下午,徐紅在辦公室的電腦裡,居然收到一個孩子爸爸的求助信。
見郵件上面寫著“一個父親無奈的sos”,徐紅心裡不禁一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的孩子從小就很聰明、他思維敏捷,興趣也廣泛,讀小學時,他寫的作文能把班上的同學感動得淚流滿面。可是,自從他迷上網路遊戲後,就漸漸地迷失了自我,迷失了人生航道的路標。遊戲幾乎成了他生活中的唯一,甚至佔據了他生活的全部……聽人說,您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心得,我想請您幫我出出主意,不勝感激。”
細細地看過這位無助家長的郵件,徐紅這才知道,求助的人叫溫培珍,他是從一個他沒有透露名字的朋友中知道徐紅的電子郵件的。
“好奇怪,怎麼會有人向我求助這樣的問題呢!”
徐紅一直覺得,喜歡孩子,但不溺愛孩子;相信孩子,但要注意引導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可是,仔細看郵件,徐紅發現,溫培珍本來就是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談心、做思想工作是他的強項,偏偏在教育自己孩子這個問題上,束手無策。
根據溫培珍的講述,他的兒子“心無旁騖”地以遊戲為業,將遊戲與自己的生命複合成一體。在網路遊戲強大魔力的驅使下,他從白晝到夜晚都置身於虛幻的遊戲世界,持續鏖戰,從不怠倦。有一次為了玩一個遊戲,孩子7天7夜連續激戰,幾乎接近生命所能承受的極限。
因為長期玩遊戲,孩子出現腸胃功能紊亂、膽囊萎縮的問題。
“我斷了家裡的網路,孩子去街邊的網咖玩。我把孩子轉到鄉村中學去,可孩子卻逃課回到城裡來玩。”
“我不給孩子零用錢,可孩子向爺爺奶奶撒謊說要交資料費,或者偷我的錢去上網。”
“我罵過,打過,有時候真恨不得把孩子殺了。可孩子絲毫沒有改變,還是把他所有光陰都給了遊戲,將他所有的零花錢都交付給了遊戲公司。”
“我簡直要崩潰了,萬分無助之下,這才求您給我指一條道路。”
……
不知為什麼,徐紅看過這封郵件後,心裡五味雜陳,她沒有想到,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竟有如此之大的摧毀力。
有網癮的青少年,徐紅聽孫茗琴他們說過,但還不至於讓自己“萬般無奈”。
正在徐紅生發感嘆時,剛好清清來到她的辦公室,說啞巴婆婆剛剛烤了蛋撻,讓媽媽趁熱吃了,不然的話,味道沒那麼好。
“媽媽,我看你臉上好像有事情呢,怎麼有點愁眉苦臉的?”
“你這小孩子家家的,還會看人表情啊!”
“嘻嘻,你是我的媽媽嘛,我不關心你誰關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