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人,也還沒有到為了幾個錢,去做這種排隊的託的事。
徐紅數了一下,在店門口排隊的人,大概二十幾個,最後的人,要半個小時才能買到麻花。
“師傅,你家的麻花可以試吃一下嗎?”徐紅走到店門口,問。
“可以的,妹子,在這裡,你嘗嘗吧!”一個中年婦女回答道,可能是彭師傅的堂客。
“好的,謝謝!”
徐紅拿了一點熱騰騰、香噴噴的麻花放進嘴裡,剛剛出鍋的麻花,帶著溫熱,泛著油香,入口很是鬆脆,吃過後回味香甜,有小時候的味道。
“唔,真的不錯!只可惜,為什麼一個人只能買兩盒呢?”徐紅指著牆上“自覺排隊,每人限購兩盒”的提示,裝著好奇地問。
“我們也是沒辦法啊,妹子,買的人太多了,為了讓大家都能嘗嘗,只能想出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妹子,你想買回去給家裡人吃,請到後面去排隊吧!”
“好的,謝謝!”
徐紅沒有去排隊,她站在一旁,看著彭師傅和她的妻子忙碌。
彭師傅主要是在揉麵做麻花,然後把麻花放到鍋裡去炸。她的妻子則在一旁賣麻花,收錢。
夫唱婦隨,兩人配合得很默契。
徐紅見人家兩口子都在忙,也不好意思打擾人家,只好在附近逛。
在旁邊的店鋪,徐紅打聽到,彭師傅從十幾歲就開始做麻花。二十幾歲的時候,去了南方打工,直到前兩年,因為家裡的老人年紀太大,才回來小塘鎮上住。
彭師傅打工的時候,就是在大酒店做各種糕點,麻花也偶爾會做,但不是做得很多。夫妻兩個回到小塘鎮,做過一些小買賣,但都不是很成功。
後來,彭師傅想著開一家麻花店,沒想到,一開張,來買的人就絡繹不絕。
“妹子,彭師傅真是有財運啊!他的這個麻花店小小的,一天收入幾百上千塊。不過,彭師傅賺錢也不容易,每一根麻花,都是他用手辛辛苦苦搓出來的。”
聽著旁人的介紹,徐紅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
半個小時後,終於輪到李朝斌買麻花,排了這麼長時間隊的李朝斌,手裡拎著剛剛買出鍋的麻花,感覺很有成就感。
“小夥子,我們店裡的麻花,放幾天也是鬆脆可口的,不過,你一定要記得吃了後密封好這個盒子。”
原來,麻花能長時間保持鬆脆的“秘訣”,是裝麻花的環保盒。
徐紅很想和彭師傅談談,可看著人家兩口子都在忙碌,也不好意思,只好和李朝斌一起去找餐館吃飯。
“斌古,我們去找個地方吃飯吧!你看看哪家店的菜比較好吃。人是鐵飯是鋼,一餐不吃餓得慌啊!”
“徐紅,我們難得來趁一次圩,要不我們也來一次‘打平夥’,你看怎麼樣?”
“打平夥?”
“呃,就是我們兩人買好好菜,拿到小店去加工,店裡收我們的加工費,我們在店裡買飯吃。這是小塘人趁圩最常見的吃飯方式。其中發生的費用平攤,所以叫打平夥。”
“這不就是我們說的aa嗎?”
“沒錯!”
“好,既然來了小塘,那我們也體驗一回‘打平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