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爭論紛紛,各抒己見,但很明顯,一場研討會確定下來所有的實驗模式是天方夜譚。
就在大家爭論不休的時候,李凡趁著空檔道:“各位老師,我能說幾句麼?”
“必須的啊,大家不就是為了研究你提出的觀點麼?”
“你不說幾句也說不過去啊!”
……
李凡道:“那我就簡單說兩句!
首先,關於我提出的‘莫紮特效應’的假說,我想到了五組實驗,來從各個角度進行驗證背景音樂對人類思維能力的影響。
第一個實驗,就和大家剛剛討論的結果一樣,選擇班級跟蹤測試一個學期,然後核實一下,以莫紮特古典音樂為自習課背景樂的班級,他們的各科目成績的提高程度平均值,比之在安靜狀態下自習的班級的效果。
這個實驗因為影響因素太多,所以要進行大量重複實驗。
第二個實驗,《莫紮特雙鋼琴奏鳴曲k448對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影響研究》。
……
我推測,最終的實驗結果,p>0.5。
第三個實驗,《神經因子及神經元研究》。
這個實驗我們需要100只白鼠,觀察其在背景音樂下,與學習記憶相關的神經因子及大腦的新生神經元的變化情況。
……
這就是我目前想到的相對較為有效的五個驗證實驗。”
李凡這一番發言下來,小20分鐘就過去了。
會上眾人心道:你這是簡單說兩句麼?你這直接把驗證實驗的細枝末節全都說出來了!這個工作不是需要我們來完成的麼,你這全都大包大攬了,那要我們還有什麼用?
難道,我們其實就單單只是你大腦的執行者?
“李凡說的這幾個實驗都比較行之有效,我個人認為沒有太大問題。”
“我覺得也可以。”
“咱們在討論一下細節,然後馬上準備實施。”
……
李凡又道:“各位老師,剛剛是我關於驗證‘莫紮特效應’的五個實驗。下面還有我提出的另外四個假說總共22個實驗……”
大家聞言,紛紛嚇趴!
還有22個實驗?你這腦袋……
原來你真是我們的大腦,我們是你的手足啊,你提供理論和實驗,我們的責任是幫你具體地實現這個過程,一步步去證實你的理論啊?
原來,你是將帥,負責運籌帷幄,我們是將領,是兵卒,幫你決勝於千裡!
李凡道:“我先說說我的《睡眠實驗》——”
武坤教授道:“等一下,誰給我個筆,我這支沒油了。”
眾人已紛紛提起手腕,準備隨時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