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變現,是需要實驗支撐的,是需要大資料分析的。
李凡連續10天在國學時代app上發表了10篇心理學文章,提出了一連串不靠譜言論,這些言論對於李凡而言,大多數是他沒有條件或者時間去親自證明的,但還是有些人去嘗試著幫他去做了。
週六,京城四中會議廳非常熱鬧,北師大心理學博士吳朗和梁宇正在講臺上和四中副校長交談著,內容則是有關於今天這個專案的話題。
而室外,200名高三學生被分為5組,每組40人,他們正準備進入會議廳進行試驗。
學生們紛紛言語著:
“難道聽音樂真能提升創造力?”
“我不相信,我只知道聽歌會讓我分心!”
“沒想到還真有人來驗證李凡那不靠譜的理論啊!”
“只能說華國這麼大,無聊的人太多!”
……
學生們正哈哈大笑之際,有老師從廳內探出身體,道:“第一組同學,進場。”
第一組40名同學進場了,準備進行測試。
學生們紛紛落座,拿起筆準備做創造力測試題,這時,廳內響起了悲涼的古典音樂。
第一組實驗完成,第二組學生進場,繼續進行實驗。
……
這五組同學,前四組中,每一組被安排的古典音樂都不一樣,型別分為:悲傷、平靜、歡快和焦慮。
而第五組同學,則是在完全安靜的條件下進行做題的。
這200名學生的實驗全部完成後,吳朗和梁宇當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論:第三組聽歡快古典音樂的一組)比其他任何一組的創造力得分都要高。
此結論與李凡《音樂與創造力》一文完美契合。
梁宇:“沒想到真讓李凡言中了,實驗結果咱們發一下微博。”
吳朗:“別急,樣本量太小,再多做幾次。”
接下來的10天內,他們週日到京城13中做實驗,實驗結果與之前相同。
週二,在師範附小做實驗,答案依舊。
週三請社會志願者做實驗,週四到北理工做實驗……全部一致!
週六晚,博士吳朗梁宇聯名,在微博上正式公告:
經過5次實驗,總計1000人參加,實驗結果證明,李凡《音樂與創造力》一文中,歡快音樂會提升創作力這一觀點,內容無誤,結論正確!
一石驚起千層浪!
網友們見有詳細準確的權威實驗驗證了李凡的假說,大家立馬見風使舵:
“我就說嘛,李凡的水平,咱們是無法想象的!”
“之前誰說李凡的心理學文章都是瞎胡扯的了,站出來!”
“我對李凡的敬仰啊,那有如滔滔江水,一發不可收拾!”
……
當李凡的觀點之一被證實後,其他的假說或者“李氏理論”的可信度隨之急速升高,網路言論傾向瞬間扭轉過來,紛紛偏向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