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李凡在吉森出版社主編的陪同下來到了聯合書城。
此時,7樓整層已經封閉了,樓梯口處放著一塊“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的牌子。
大家走上樓梯來到7樓,但見整個樓層絕大部分的位置已經被清空。
舞臺已經搭建完畢,工作人員有的在搬椅子,有的在除錯麥克,有的在張貼海報……整個樓層裡的員工們忙中有序,大家見李凡現身了,紛紛道:
“李老師,預祝您新書大賣啊!”
“李老師,您太牛了,頭一次聽說新書還沒開賣,預售就達到80多萬本的!”
“就是啊,明天8點準時開賣,您直接就是本年度實體書top10種的一員了!”
的確是這樣,經過長達兩個月的預售,全國各大書店、各家網上書店以及吉森出版社等各大渠道,《新考據學作品集》累計預售達到了89萬本。
89萬本是什麼概念?
在這個紙質書籍日漸式微甚至逐漸歷史邊緣化的今天,很多實體書作家如果單本書一年內累計銷量達到20萬本,那這書銷量就很現象級了,如果能達到30萬本,那就是很牛逼的存在了。
世界發展太快,往前追溯10多年,那時候實體書還很有市場,甚至連當時的網路小說都被盜印成冊,然後很多學生便捧著新華字典厚度一般的“大書”躲在教室角落裡偷偷翻看。
那還是一個以紙質書籍為載體的年代。
轉眼來到2018年,才10幾年的時間,世界完全改變了!
當年呼風喚雨的各種天才偶像作家,如今有去拍電影的,有搞投資的,就是沒人寫書了,連賣個情懷的心情都沒有了。
華國圖書市場上,《人民文學出版社》每年都會對實體書銷量進行一個終極統計,在官方網站上,目前只有四本書今年年銷量破百萬。
本年度賣得最好的一本書,叫做《落地成灰》,一部非常牛逼的科幻作品,外國總統都“催更”的神書,當然這不是網路作品,純粹是文學名著行列的作品。
這本書2017年末與公眾見面,2018年獲得國際大獎,美譽無數。
配得上這本書的銷量呢?國內188萬本。英文版國際銷量115萬本。)
第二名是《我們一家人》,年銷量120萬本。
第三名:《虹》,外國爆款作品,年銷量110萬本,一經面世便刷爆無數好評。
第四名:《黃金時代》,年銷量103萬本。
第五名年銷量只有0萬本……
注:教材等某類特殊書籍不列入統計。)
圖書銷量斷崖式的現象,說明瞭很多問題,盡顯出版業的悽涼。
李凡這本《新考據學作品集》,還沒開賣,已經提前預定了本年度圖書銷量top10中的第五名,也也是沒誰了。
總編道:“現在基本上所有媒體都已經到咱春城了,明天咱們春城開售,一定會取得漂亮的開門紅!”
“咱們現在庫存有多少?”李凡問道。
女助理道:“咱們首印了150萬冊,除去預售還有60萬冊,請放心,全國貨源充足!”
瞭解了詳細的流程,談了一些細節後,李凡等來了一位大人物,華國著名主持人王翰。
王翰已經飛到春城了,落地後便給李凡打了個電話,說正在往市裡趕。
兩個人碰面的地點在聯合書城樓下。
李凡隔著窗戶,便見到一個戴著金絲複古眼鏡套著長款羽絨服的中年男子,他縮著脖子快步向聯合書城內走來。
“翰哥,快上樓。”
王翰哆嗦亂顫地道:“這東北也太冷了,幹巴巴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