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節目是兩個年邁長者帶來的傳統相聲《民國梟雄》,這段相聲自然是以民國為故事背景的了。
兩個年邁的長者表演得淋漓盡致,後排的30多個老人也是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但李凡這一行人,基本上都處於無動於衷的狀態,顯然這段相聲並不能讓他們拍案叫好。
這個節目20多分鐘,李凡身旁的彭慧都要合起眼皮了,李凡便悄聲對大家道:“咱們來主要看看前輩們的表演風格,言談之舉,一捧一逗之間的節奏感,內容並不重要。”
這個《民國梟雄》的節目結束之後,有人報幕:“下面請欣賞,單口相聲《日遭三險》,表演者,董成。”
眾人見下一個是本校同學,立馬打起了精神。
舞臺上,董成像平常一樣穿著大褂邁著方步上臺,可還沒來到舞臺中間,他這目光往下一掃,不禁大吃一驚:誒我去,李凡、顧亞婷和彭慧?你們來這兒幹嘛?難道你們的曲藝社來這兒取經來了?
董成走到舞臺正中間,又往下瞥了幾眼,才道:“各位叔叔大爺們好,這一直是我這一個多月來固定不變的開場白,但今天呢,還得多加一句,要不容易吃虧。各位叔叔大爺們好,各位帥哥美女們好,我是董成,我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段單口相聲呢,名字叫做《日遭三險》。
我今兒說這段笑話啊,這不是現在的事情,這事兒發生在清朝。清朝啊,甭管什麼年間啦,在這個玉田縣呢,新上任一個知縣。這個知縣沒到任的時候啊,在這個縣衙門裡頭,三班衙役大家都提心吊膽。
……”
李凡一邊聽著相聲一邊滿意地點了點頭,心道漂亮,不愧是相聲世家的傳承人,臺風穩健成熟,掌控力很強,小小年紀就已經獨挑大樑了,太棒了。
董成表演完單口相聲後,向觀眾鞠了一躬後,又掃了一眼臺下這行年輕人,便匆匆下臺了。
又看了幾個節目後,整場表演結束,李凡一行人等走出了觀雲軒,開車驅向京大。
“我覺得沒什麼意思啊!”
“就是啊,完全聽不進去,不過那些老爺子倒是非常喜歡聽啊。”
“貼近他們生活年代唄,咱們就沒辦法投入進去。”
李凡則道:“所以說,相聲若想要在華國由瀕臨滅絕轉到興盛狀態,必然要推陳出新,緊扣時代脈搏,絕對不能抱殘守缺,不然必然被淘汰。”
“那咱們社團能做些什麼呢?相聲界那麼些藝術大師對此都無能為力,咱們能做些什麼呢?”
李凡淡淡地一笑:“咱們能顛覆他們!”
……
第二天傍晚,李凡決定將魔爪伸向董成了,給他打過電話後,李凡一個人在操場漫步,靜靜地等候著。
夕陽西下,斜暉彌漫,李凡愜意地舒展著腰肢,偶一抬頭,只見董成正慢慢悠悠地向這兒邊兒走來。
“你找我幹嘛?”董成單刀直入。
“董成啊,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曲藝社?”
“就這事兒?”
“對,就這事兒!”
“沒有!”董成幹脆地道,“走了啊!”
哇!
李凡噗嗤一笑,頭一次見人這麼痛快地拒絕自己。
“董成,我們兩個搭檔,你給我捧哏,咱們兩個想辦法將相聲帶出泥沼,如何?”
“你?”董成回頭,一貫的冷語氣,“李凡,我是董派相聲的傳承人,我7歲登臺,10歲出國慰問演出,13歲獲得曲藝界青蔥獎章,我給你捧哏?你有什麼履歷和背景啊?”
董成說完,轉身便走。
李凡也不客氣,“可你今年18歲了,還只能蜷縮在那個小劇場裡,你美什麼美?”
董成差點兒沒兩腳拌蒜摔個跟頭,真往自己痛處上懟啊。
李凡再道:“董成,你覺得,相聲由衰轉盛的關鍵是什麼?”
“這個問題你不用費心了,又和你無關!”
“嘿!”李凡望著遠去的董成,搖了搖頭,算了,隨他吧。也是,人家10歲出國慰問演出,13歲獲得青蔥獎章,堂堂的董派相聲繼承者,憑什麼給自己捧哏?別想美事兒了。
這件事情也就這麼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凡除了正常上課外,其他時間便在曲藝團和大家湊在一起,向社員們闡述一下相聲創作表演的心得,而晚上回到寢室呢,則繼續捧著電腦搞自己的創作,五花八門什麼都有,比較龐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