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我的樂觀估計是,咱們有機會制備出基於纖維狀結構的可伸縮鋰電池和鋁空氣電池。”
宋教授下巴這下徹底掉了,這孩子怎麼知道自己課題組的研究目標?是有親朋在實驗室工作而獲知,還是學術才華的預測?
會議室內,眾科學家也全無語了,你要是大學理科生知道這些還屬正常,可你是文科生啊,你是文化偶像啊,這些東西你怎麼也知道?
況且,還有個別是某科學團隊正在潛心研究的課題。
會議室外。
剛剛散會的崔勇年院長透著視窗愣怔地看著這間會議室內發生的一切,本來他今天沒看到李凡,結果誰曾想他跑這間會議室來旁聽了,這是科學界的事兒,你來湊什麼熱鬧啊。
而且你還站起來發言,就不怕說錯了人家笑話你啊,可,怎麼結果沒人笑話呢?
“怎麼了?”陸校長也湊了過來,往裡瞧了一眼。
“李凡在裡面呢。”
“嘿,他來這兒幹嘛?”
很快,幾位文學界的學者也圍了過來。
片刻後,咯吱,門開。
會議結束了,李凡快步走了出來。
室外學者們好奇地問道:
“李凡,你怎麼混這兒來了?”
“什麼情況啊?”
……
李凡只是笑笑並不說話,什麼情況不知道麼?不和你們玩兒了!
李凡點了點,“陸校長、崔院長,你們忙著,我去吃飯了。”
李凡轉身快走,可沒走幾步,之前的浙大宋教授提著公文包快步跟了上去,道:“李凡,等等,咱們聊聊。”
兩個人互相攀談著離開了眾人視線。
走出會議室的各位科學家們道:
“這孩子不錯,非常有培養價值。”
“就是不知道理科基礎紮不紮實,不過見識倒是很廣,科學思維非常出眾。”
“他理科基礎紮不紮實不重要,可以培養嘛,這科學思維前瞻性讓人嘆為觀止啊。”
“我完全想不通,他應該沒什麼學術基礎,但怎麼全是高屋建瓴的言論呢?”
……
陸校長和崔院長面面相覷,這些科學家是不是在誇李凡?這些話的意思是不是李凡有成為科學家的潛質?那位浙大的教授和李凡私聊又是幾個意思?
陸校長和崔院長瞬間明白了,繼晨華、京大之後,又冒出了一個新的競爭對手——浙大。
浙大作為全國第三的名校,雖然整體實力上遜色於晨華京大,但是,在個別學科領域上那也是全國首位,甚至宋教授負責的實驗室在世界科學界都有盛名。而真正搞科學的誰看學校排名啊,都盯著導師和實驗室呢。
瀟瀟此時看著眼下這兩位,總感覺兩人好像被拋棄的孤寡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