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後,這兩個帳號同時下線了,未在發言。
放下手機後,李凡洗了把臉,正準備吃飯之際,陸丫丫來電話了,要約李凡吃飯。
吃飯的地點在京大食堂,晨華大學和京大一街之隔,李凡洗漱完畢後就去赴約了。
因為大學開學,陸丫丫在《國學時代》的工作無法繼續,不過因為自己京大的背景以及工作期間良好的表現,她還是以兼職的身份在《國學時代》掛名,還是負責審稿工作,不過可以在學校完成。
面對著一桌子美味佳餚,李凡可絕對不會嘴下留情的,他埋著頭揮舞著筷子,啼哩吐嚕地往嘴裡扒拉著。
陸丫丫小口慢嚼著,道:“你還有心思吃得下去!你說你闖了多大禍?”
“闖禍?”李凡抬起頭好奇地問道,“闖什麼禍?”
“你的考據學唄!”
“怎麼了?”
“你想想啊,你的‘新考據學’的概念一出,文章一經發表,直接帶動了多少無良編輯的‘再就業’啊,直接給了他們一個新的寫作方向。
現在網路上出現了諸多讓人啼笑皆非的垃圾文章,比如說‘鄭成功不是太監’,‘李世民兒子李承乾並不是他親生的’‘武則天是男兒身’‘康熙是雙性戀’……”
噗!
李凡抹了抹嘴唇道:“謝謝小編,又重新整理了我的認知。”
陸丫丫道:“你說這些垃圾新聞的出現,是不是與你有一定關系?要是沒有你搖旗吶喊,能出現這些狗屁文章?這些小編要是真的能弄出一些合情合理的論據也成,但要麼是牽強附會,要麼就完全是瞎胡扯。”
“的確是這個樣子,為了關注和流量嘛。”
陸丫丫憂心忡忡地道:“關鍵是網民們分辨不清好壞啊,都按真的看,這些編輯往狠了說,他們這是國學蛀蟲,完全是在坑咱們的下一代啊。”
李凡放下筷子,完全吃不進去了,他用手摩挲了一下面頰,道:“你這句話說得有道理,娛樂圈亂七八糟真真假假的新聞傳播一下也不致命,但國學這絕不是兒戲。”
“對唄,是時候規範一下了,之前我和你開玩笑呢,和你能有什麼關系?不過,這個‘新考據學’的概念是你炒熱的,這股浪潮是你掀起的,所以,我覺得你應該發一發聲音了,真正地讓網民們知道,什麼是學術研究,什麼是純粹瞎扯。”
李凡點了點頭,起身道:“好,我現在就回去寫出來。”
陸丫丫急道:“還有個事兒,文章多寫點兒成不?一個多月了啊,你才拿出來三篇文章,少啊大哥。”
“不少啦!學術類的出作品太慢,下一篇文章我還沒著落呢,你以為我是碼字機器啊?”
陸丫丫望著李凡匆匆離去的背影,心道:整個網站都等著你引流量和炒話題呢,結果朱總編自己急得直跺腳,他倒是不催你,可把這碎嘴子的事兒全壓我身上了。
……
當天晚上,在一陣鍵盤的敲擊聲中,一篇堪稱“新考據學”引路燈式的文章誕生了——《《新考據學》概論》。
經過再三審稿後,這篇文章透過網路,傳遞到了陸丫丫的郵箱之中。
陸丫丫點開郵件,只見開篇第一句話則是:且聞近日網路上考據成風,作品汗牛充棟,但良莠不齊,故特作此篇,以正視聽。
再往下細讀,文中提到治學之根本方法為:實事求是、無徵不信、文風簡樸、邏輯先行。
四個“治學根本”正式確立了“新考據學”的研究手法,間接地聲討了濫竽充數嘩眾取寵之輩。
文中又規範了考據學研究範圍,以及重點宣告瞭新考據學與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歷史學、地理學、歷算學、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辨偽學、輯佚學等傳統學術研究的相輔相成的關系。
文章最後,李凡寫到:粗略統計,目前只有京城師範大學吳剛教授、青年學者彭佳先生……以及顧亞婷同學等6位作者的作品屬於學術領域的研究,如有遺漏,望告之。
看完整篇文章後,陸丫丫突然冒出來一個莫名的想法,這篇文章會不會是奠基石一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