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天晚上,李凡躺在床上刷手機。
經過20來小時的發酵,他的那篇《《後出師表》考據研究》此時已經火爆整個網路了。
《國學時代》app名家專欄裡面,該文的評論量已經達到了8萬+,轉發量達到了40萬+。
就這評論數以及轉發量,即便放到全民軟體微博中,那也是極高的話題了,就更別說一個新興的極小眾的軟體了。
沒辦法,誰讓發稿人是李凡呢?誰讓這發稿人還“信口胡謅”,把《後出師表》弄成了偽書呢?這就是“名人+爆點新聞”所産生的能量。
在華國,前、後出師表都是高中必背的課文,而且,如果作為華國人不知道諸葛亮的大名,那差不多就如同不知道父母姓甚名誰一樣,由此可知,極具話題度的李凡的這一番驚人言論,直接燃爆整個網路,引起全民熱議。
微博上就更不用提了,話題討論度極其熱烈。而百度熱搜更是再次霸榜,基本上預定了百度頭條。除了網路新聞紛紛轉載外,各大傳統紙質刊物以及報紙也紛紛刊文,一時之間鬧得沸沸揚揚的。
一整天過去了,早上就全部都是不利於李凡的言論,到了晚上則更甚。
批評、質疑、嘲諷、詆毀甚至謾罵,各種言論如潮似水般想要吞噬李凡,淹死李凡。
這其中不僅僅有普通網民,還有一些學者和作家,就是不知道這些學者作家們的成色幾何。
可李凡,就那麼優哉遊哉地躺在床上翹著腳丫,悠閑地吹著口哨,像個世外高人一樣,看著網民們的集體大騷動。
當然,網民中也有支援李凡的言論,但少之又少,而且那些支持者很快就被不計其數的網民們的口水吞沒了。
室友們非常不解,紛紛道:
“你這心也忒大了吧,好像罵的不是你似的。”
“哥們兒,我真的真的搞不懂,你能說說你是怎麼做到榮辱不驚的麼?”
李凡放下手機,笑道:“看我不爽的人想讓我鬱悶,讓我暴跳如雷,我偏不如他們意,想讓口水彙流成河淹死我,我就要在這河裡開心地游泳,淹死我沒門兒!”
“你不不會游泳麼?”
“會啦,能狗刨幾下,”李凡說到這兒,笑道,“網路暴力是人心最好的折射,將會把人們內心之中各種醜陋的一面展露出來:道德婊、跟風狗、腦殘黨……嗯,我就喜歡看他們的表演,他們表演得越歡我越開心,越能從他們身上找到優越感,對比一下咱們就發現了,哦,原來咱智力和人格還是蠻不錯的嘛。”
眾人聞言,覺得李凡說得很在理,但還是忍不住註冊帳號和噴子們對罵!
這種“表演”一直在繼續,直到晚上10點鐘的時候,網路風向出現了轉折。
轉折點出現在一名網路大v的轉發上,這個大v是一所大學,可不是京大,而是晨華大學。
10點剛過,晨華大學官微轉發了《《後出師表》考據研究》一文,並留下10字評論:有理有據,觀點獨到,精彩!
這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具有文化學術背景的大v以褒揚的態度對該文進行評價,至於孫菲菲、柳詩詩、汪牧等一票明星朋友的支援可以忽略不計,畢竟沒有文化學術背景,不具備任何的說服力。
晨華大學官微的言論一出,那少許挺李派終於找到靠山了,腰板兒也硬朗了。
同樣,那些搖擺不定的或者保持中立的網民們見此紛紛偏向李凡一側,畢竟,那可是全國最好的兩所大學之一啊,那是華國人心中的圖騰。
連晨華大學都認可了,那充分說明李凡的那篇《《後出師表》考據研究》並不是瞎胡扯的,那寫得相當可以啊。
“李凡,快看,晨華大學公開支援你了。”
“我納悶兒了,最先支援咱們的不應該是京大麼?”
“誒我去,這幫網友這改口太快了,之前還全是一片倒聲呢,晨華大學的官微一發,竟然冒出來這麼多支持者,誒,你們早幹嘛去了?”
又過20來分鐘,著名古代文學研究大家孔亮孔教授發表了長微博,對李凡在《《後出師表》考據研究》中所提出的24條論據一一進行點評,基本上以贊同為主,也對一些論據持保留意見,並在最後點評全文:有理有據,析辯鏗鏘,考據嚴謹,我第一次看到有青年學者能寫出這樣的精彩研究的。
青年學者?
被晨華大學聲名赫赫的教授稱為青年學者,並大加褒揚,這什麼概念?作者不過是一個高三學生而已啊?
這還不算完,10幾分鐘後,孔亮教授再次對李凡的《詩詞論》發表個人看法,對於《詩詞論》,他的評價明顯更高:破繭而出的嶄新的文學理論,放眼幾千年華夏文明,於萬餘字中闡發精要,言簡意賅,意蘊無窮,頗有神來之筆的味道。尤且“三境界”之說,可謂老夫千禧年後看到的最精彩的闡論。
這依舊未完,又過10分鐘,孔亮教授繼續對《淺談《金》中的女性悲劇及其産生根源》發表個人看法:驚人的學術體系,深入淺出,思維縝密,絕妙文章。
晨華大學官微點贊,著名大教授連續三條充滿肯定味道的點評,這番言論一出,基本上網友再次倒戈一片。
但,怎麼會僅此而已呢?
很快,晨華大學中,另一個教授也發表微博力挺李凡,對《《後出師表》考據研究》大加褒揚。
這條微博剛發片刻,晨華大學中又有三位教授發表長微博,對《詩詞論》發表了個人見解,全部以肯定的態度進行評論。
網友們不停地倒戈,一片一片的,節奏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