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笑笑後,便離開了寢室,直奔食堂打飯去了。
京大食堂的飯菜不錯,李凡決定打包拿家裡去。
李媽搬家了,她在京師大幼兒園附近租了個房子,這樣也有利於每天接送閨女上下學。
李爸依舊在春城處理一些瑣事,也會在近期來京,至於老兩口要做點兒什麼生意餬口呢,他們還沒有太成熟的想法,但基本會在京師大幼兒園附近紮根了,於是,李凡買下的顧亞婷小區的門市房也就沒了用武之地。
不過,就權當投資了。
今天搬了新家,李媽估計正在家裡收拾房子,李凡於是便來到了食堂打飯。
“阿姨,地三鮮、香辣肉絲、肉炒木耳,對了,再給我來碗雞蛋柿子湯,打包!”
李凡提了提打包好的食品袋,驚訝地道:“這麼重?”
“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點兒!”
李凡慚愧,“我還長什麼身體了,都快20的人了!”
阿姨尷尬地一笑:“小果凍得長啊!”
好吧,自作多情了。
李凡回家的路上,一些認出他的路人和他熱情地搭訕:
“李凡,妹妹真可愛!”
“小果凍呢,李老師?”
……
甚至在等紅綠燈的時候,有司機搖下車窗道:“李老師,我奶奶和女兒都特愛看《淘氣寶寶》,咱們果凍太萌啦!”
李凡笑了笑,自己真失寵了。
京城太過擁擠,紅燈紅個不停,李凡趁機接了個電話,是著名導演張導打來的,說最近打算拍一部電影,問能不能讓果凍參演,李凡婉言謝絕。
關於果凍的未來,李凡的想法漸漸清晰起來,簡要地說就是不設定未來,走一步看一步。
等《淘氣寶寶》的熱度過去之後,要細心觀察節目對果凍産生的影響。
這個無疑會有雙重影響的,有積極的一面也會有消極的地方。當然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九年義務教育不也是如此麼?
李凡決定權衡利弊後再做下一步培養計劃。
如果利大於弊,並且“弊”可以修正,那麼果凍以後做個小歌星小影星也沒問題。
如果因進入娛樂圈而産生了無法解決的不良苗頭,那就把果凍重新塞回教室,修正果凍的成長方向,之後是否再進娛樂圈則待定。
很簡單點兒事兒,畢竟李凡有這客觀條件,有太多選擇了。
誰也不能全然瞭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也無法斷定童星之路對孩子是否利大於弊。
畢竟,華國有3億多未成年人,可童星才幾人?而以成年人的眼光去判定我們未曾經歷過的人生經歷,那是“自以為”。
童星的孩提時代是否幸福樣本極少,但廣大的青少年們無疑沒什麼自由快樂的童年,至於素質方面,不丁點兒的小屁孩經常滿嘴髒話,也未必比童星們單純。
所以說,嘗試性地去教育吧。
……
今天是週日,這週週二,新江衛視播出的《西方歷史淺談》中,李凡關於馬可波羅的質疑引起了觀眾們的大討論。
並且,香腸和瓷磚廠家都不幹了,紛紛宣告那是李凡一家之言。
網友們也有不少人堅定地認為馬可波羅來過華國,或者在一些人的情感裡,他必須來過華國,僅僅因為他在書中描繪出了一個輝煌的華國。
就像很多人覺得華佗必須存在且具有神奇的醫學力量,李白必須出生在國內,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碎葉城是絕對不允許!我國古代的諸多發明是一定影響過世界的,外國的指南針是一定受到我國影響的,不管你們的航海技術比我們陸地國家牛逼多少……不許質疑,不能質疑,否則,你不愛國!你三觀不正!!你嘩眾取眾!!!
這是什麼心態呢?究竟是民族自信還是民族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