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歐陽林總臺長親自上臺獻花,和李凡擁抱後,感謝了李凡對湘南衛視做出的卓越貢獻,李凡又稱贊了湘南衛視節目製作高度專業化和平臺的強大實力。
這是必要的商業互吹,兩個人笑談著走下了舞臺。
節目正式落下帷幕,觀眾們散場,大家帶著遺憾走出了演播廳。
《李凡脫口秀》的突然完結,讓很多忠實粉絲們倍感意外和失落。
大家以後還上哪去看這些精彩的段子啊,這三個月,網路上已經被李凡的段子徹底佔領了,評論、彈幕、論壇、貼吧……但凡有網友活動的地方,就有李凡段子“蜂窩”程度的出現。
《李凡脫口秀》的特點很明顯,他的節奏非常緊湊,所有看過《李凡脫口秀》的網友都發現了,《李凡脫口秀》的鋪陳雜敘是非常短的,段子之間的過渡是極其短暫而平滑的。
這個和市場上跟風出現的眾多脫口秀節目大相徑庭,別人的脫口秀,是一堆廢話後弄出來個尷尬的段子,很可能這段子還是網路上流傳已久的老梗。
而《李凡脫口秀》整期節目中基本上找不到廢話,段子從頭到尾是成串編排的,李凡的每一句話基本都是段子,而且,都是大家完全沒聽過的!
原因很簡單,其他脫口秀節目編不出來太多新段子,所以為了一個段子,他們會進行一定量的陳述鋪墊。
而李凡呢,他的段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啊,前世那麼多經典的精彩段子,根本不給他在脫口秀中注水的可能啊!
有牛逼的網友給出了一個牛逼的統計資料:
《李凡脫口秀》平均每53.1秒一個段子,除去節目的廣告時間以及片頭片尾,一期節目會誕生36個段子,而且,這些段子是嶄新的有趣的。
想想12期的規模,李凡為這個時空貢獻了多少笑料。
網上還有《李凡脫口秀》全部段子整理單,更是被網友大量收藏、轉發。
不過以後大家再也看不到《李凡脫口秀》了,再也看不到“段王爺”新的段子了,觀眾們此時不禁對節目充滿了留戀。
……
後臺,歐陽林拍著李凡的肩膀,道:“脫口秀是咱們第一檔合作節目,大獲成功,我們要精誠合作,開啟一個新的李凡+湘南廣電的模式,咱們強強聯手,一定會打造起屬於咱們的半壁江山的!”
李凡笑了,剛要答話之際,製作人略顯猶豫地道:“李老師,您覺得,咱們這期國足的節目,有沒有必要做適當的刪減,畢竟針對性太強,攻擊性有些淩厲。
國足以及他們領導都看著呢,而且咱們的節目收視率這麼高,關注度又如此大,一定會掀起一番超規模的熱議的。”
歐陽林皺了皺眉,沒發表看法,他看向了李凡。
李凡略一思忖,道:“可以適當刪減,畢竟要符合審核尺度,你們剪輯後給我看一看就好。”
歐陽林問道:“李凡,聽說你又準備開一檔新綜藝?我們到辦公室聊一聊咱們接下來的合作吧。”
李凡一驚:“您這訊息太靈通了吧?”
歐陽林笑道:“是你們出手太快,今天上午就聯絡了很多家網路平臺吧?當然了,你李凡的節目是不可能放在網路平臺上播出的,咱們才是最終的合作夥伴嘛!”
“臺長,這個新節目,還真不能放在電視平臺上。”
“為什麼?”
“我們新節目尺度比較大,別的不說,審核這就過不了,連今晚這期脫口秀這種尺度都需要刪減,那我們的新節目就更不成了。”
“來,咱們回辦公室詳聊!”
詳聊的結果,歐陽林也只能遺憾放棄。
之前說了,電視平臺審核太狠,染個頭都不許上電視,還得p個西瓜頂上,這審核太有意思了。
電視平臺又講究個高“純淨度”,根本不適合《奇葩說》這種節目,如果把《奇葩說》搬到電視上,最終呈現給大眾的就不是《奇葩說》了,而是《第xxx屆校園辯論大賽》。
被歐陽林以及幾位領導送到了車上,李凡直奔機場。
坐在後座上的李凡有些困了,正準備眯一覺的時候,他的微信響了。
程文文:李老師,您的新節目,我覺得創意真的很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