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問道:“那不是城郊麼?市中心才1萬5左右啊,它怎麼這麼貴,學區房?”
“不是。”
“地鐵房?”
“的確是地鐵房,離地鐵一公裡呢。”
“那到底有什麼特色?漲價總得有個原因吧,畢竟郊區賣1萬3……”
“漲價的原因就是它們想漲唄,注意啊,是寶字蓋的‘它們’,簡直禽獸不如啊。”
李凡哈哈一笑:“這個段子好!”
“這是段子麼?大哥啊,你是不差買房子的錢,你的月收入永遠是春城房價的兩千來倍,你自然不能切身地體會到月收入是房價0.3倍的勞動人民的痛苦。
我嬸兒時不時地抹眼淚,買不起房咋給兒子娶媳婦?眼看兒子都奔33了,連個家都沒有。都說京漂難,春漂也難啊!”
李凡本想說作為男子漢,自己倒是努力奮鬥啊,賺唄。
但他這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賺?
春城市收入過5000的就是高收入人群了,很多部門經理月收入也就五六千,收入過萬的就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這裡畢竟不是發達城市,收入水平就這麼低。
市區450萬人口,所有人奮鬥的話,是人人都能成為部門經理麼?就算是部門經理,五六千的工資就能買房了?
面對著高房價,說一句你應該更努力,有點兒站著說話不腰疼。
在大機率上來說,靠自己一個人的努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啃老倒是有點希望……“啃老”在這裡不是個貶義詞,因為,買房已經不是個人問題了,而是整個家庭的問題。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和子女一起努力的,沒辦法。)
李凡搖了搖頭,“不說了不說了,換下個話題,堵得慌!”
蔣姐瞄了他一眼,“你堵什麼?和你又沒什麼關系?西湖旁的別墅都過億了你照買,名下六七棟房産了你也不嫌多,你堵什麼?”
李凡嘆氣:“先天下之憂而憂嘛。”
蔣姐:“後面那句呢?”
“後面那句我做不到。”
……
李凡工作室位於旺角大廈,上下躍層200來平,不是特別大,但是夠用。
以前租給的是一家小的廣告公司,破産了,地方就騰了出來。
今天是工作室準備掛牌的第一天,負責人沒到,老闆沒在,所有人無所事事地湊在一起笑談。
他們都是蔣姐親手招進來的,都是這個行業業績出眾的人才。有負責宣傳的、有外聯對接的、也有化妝師、專業的攝影師和攝像師等等,總計17名員工。
雖然工作室今天才算正式成立,但是在前幾天的時間內,蔣姐便和員工們詳細地探討了接下來一個月時間內的工作方向了。
大家此時開始探討起來了蔣姐口中所說的兩檔節目,脫口秀和社會觀察室。
“我覺得,脫口秀更加娛樂化一些,社會觀察室有些過於嚴肅了,收視率可能不如前者。”
“但是,老闆的身份是教授,社會觀察室這檔節目更符合老闆的氣質。”
“那你說是要氣質呢,還是要收視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