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黎明笑道:“不會的,他倆最多來兩遍。”
安德魯:“兩遍不行吧,曲子挺長。”
丹尼斯:“我覺得一遍就夠了。”
方之木附議:“我也覺得一遍。”
陸西峰來勁了:“來來來,我坐莊,五十瑞法賭幾遍,納森也來。”
管嘯開始掏錢包:“我賭兩遍。”
納森嚴謹地說:“我先看看譜子。”
裡間的林衍和穆康一頭霧水地看著錄音師突然離席加入了圍觀群眾,神秘兮兮夥同眾人嘀嘀咕咕了五分鐘,又面色如常坐回了調音臺看譜子。
二十分鐘後,林衍朝納森示意準備就緒,大夥兒都安靜下來,透過玻璃看向裡間的兩位非著名鋼琴家。
天花板燈光明澈,錄音室空間寬敞,暖黃木牆包圍著兩架相對擺放的鋼琴,從控制室角度看過去,彈琴的人彷彿置身於舞臺中央。
霎那間,場景重疊,時光呼嘯著翻轉倒帶,將幾位知情的局內人帶回了穆康大四那年的畢業音樂會。
十一年前的暖春五月,他和他也是這般面對面坐在鋼琴前舞臺上,用一場精彩絕倫的室內樂演出,向五百多名觀眾精準闡述了何為音樂上的靈魂伴侶。
陸西峰怔怔望著錄音室裡的兩人,小聲說了句:“操。”
李重遠靠在沙發上嘆道:“似曾相識。”
管嘯喃喃著說:“是啊。”
邱黎明向丹尼斯和安德魯解釋道:“他倆十幾年前就這麼演過。”
丹尼斯驚訝地問:“evan和康認識這麼久了?”
“是的。”方之木唏噓地說,“我還記得那場音樂會是雙鋼琴加一小提一大提一貝司的非主流組合,現場錄音我聽了好幾年。”
邱黎明舉手:“小提是我。”
李重遠接道:“大提是我。”
大夥兒花了半分鐘回味美好過往,紛紛或收斂或放肆地笑了起來。
沒什麼值得傷感的,往日繽紛被命運眷顧著延續至今,不僅所有人都在,還有了一見如故的新朋友。
納森對眾人做了“噤聲”的手勢,推開功放,“rerding”燈亮,錄音棚裡瞬間變得針落可聞。
一分鐘後,豐滿的鋼琴聲透過監聽音響傳遍控制室。
《the fourth》是整張唱片最長的一首曲子。作品沒有標題意義,按曲式結構分了兩個樂章。
第一樂章aegro non troppo,速度稍快的賦格,以純複調對位手法解析穆大才子專屬第四主題。兩架鋼琴總共八個聲部,將主題以順序、倒序和簡單變奏形式重複了無數遍,聲部與聲部間連線緊密,脈絡複雜,作曲帶有顯著的研習目的。
<101nove.on fuo,快速的十二音列作曲技法,除了主題沒有旋律,沒有協和音程與和絃,更沒有抒情片段。兩架鋼琴將走向難以捉摸的音符彙聚成線,再憑借高超演奏技巧將其織就成一張鋪天蓋地的綿密音網,是一個純粹的實驗性樂章。
非常艱澀、非常自我、非常不動聽。
卻是對穆大才子專屬第四主題最全面周到的註解與探索。
全曲長約二十分鐘,技術要求極高,錄音室裡兩名演奏者彈得全神貫注,控制室裡一幫音樂家個個聽出了一身汗,被這些糾結難解的音符弄得快神經錯亂了。
林衍和穆康毫無差錯地彈完一遍也不輕松,走出來時額頭上都是汗珠,聽了一次便決定過了。下一首是寫給大提琴、圓號和鋼琴的《ia》,李重遠和安德魯跟著納森進去架麥克風搬椅子,莊家陸西峰把賭局都忘了,長出一口氣道:“跟他媽上了一課似的。”
邱黎明:“寫了很久吧?”
穆康:“寫了半年多。”
林衍:“還改了很久。”
方之木抹了把臉:“低估你們了,還以為你倆要對唱情歌呢。”
管嘯:“譜子給我幾份,我拿回去給作曲系的教授。”
丹尼斯:“錄音出來後我得回去再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