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興漢使命 > 第1013章 象兵襲城

第1013章 象兵襲城 (第1/2頁)

推薦閱讀:

兀突骨逃回大營,木鹿大王問道:“怎麼回事?”

“太邪門了!”兀突骨心有餘悸的回答說:“打著打著就四肢痠軟無力,實在是太可怕了。”

木鹿大王打量了一下兀突骨,躬身對客座上的客人說道:“慧光大師,晉軍星武營南下,鬼門關方面會當幫助南中嗎?”

“阿彌陀佛,貧僧去會一會星武營的人,再作決斷。”慧光起身,稽首道。

慧光大師手持念珠,步步生蓮的出了南中軍大營,直接來到了建寧城下,向建寧城頭的星武營守將邀戰。

劉正望著單槍匹馬的慧光,心中也是犯起了嘀咕。

與僧人對戰,不僅打不得,罵不得,還說不得。星武營敬重佛門高僧,卻又不能寄希望於世人心中的善念。

畢竟善惡只在一念之間,哪怕是維持了很長時間的善念。一旦有那麼一步行差踏錯,之前所做的一切就前功盡棄了。

秩序與規則,才是守護和平的根本。

佛門導人向善沒有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可取的。然而惡念並沒有根除,若是放下屠刀的人再次拿起屠刀,又當如何是好?

佛門守護的是人性之善,興漢山莊守護的是人間秩序。說起來也算是殊途同歸,只不過約束世人的手段不同。佛門講究的是勸,是度化;興漢山莊則是有規矩制約人性之惡。

為惡一分鐘,向善百年功。

堅持向善百年,也許看不到什麼成果。然而一念之惡,卻可以直接影響人心。

傳世千年的尊老愛幼,終究敵不過一倒之訛的碰甕。刑部官員落下的那一驚堂木,直接震退了道德之光。

當為善的成本高過世人的心理預期之後,誰願為?誰敢敢?“扶不起”三個字的出現,是道德傳承最大的悲哀。

佛門可以讓人放下屠刀一次,卻無法保證接受教化的人不會重新舉起屠刀。

興漢山莊與佛門的理念之爭,道不同不相為謀。

興漢山莊以法律約束人性,對於屢教不改者可以重處。

佛門對於重心舉起屠刀的人,又能怎麼辦呢?難道還要重新度化一次嗎?

劉正望著身具佛性的慧光,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軒轅無雙看出了劉正的為難,主動請纓與慧光論道。

“軒轅施主,晉國已經夠大了,難道還覺得不夠嗎?”慧光問道。

“大師,南中地理閉塞,聖人教化難以普及。晉軍南征,欲將百姓納入華夏正統。從此教化歸一,律令歸一,才是和平的根本保障。”軒轅無雙對答道。

慧光勸道:“止息兵戈,才是萬民之福!”

“大師如今與群獸為伍,當知獸類飽腹之時,肯定會與人為善;然而食不果腹之際,誰還會把善當回事兒呀?”軒轅無雙反駁道。

慧光以佛有割肉飼鷹之善,地藏王更是常駐地獄度化惡鬼。

軒轅無雙則認為,佛亦血肉之軀,鷹之食可是天長日久的事情,當佛之肉割完之後,又該割誰的肉呢?習慣了吃肉的鷹,總不能心甘情願的餓死吧?

因此,有約束力的秩序,才是保障一切之根本。鷹食肉,也得限定種類。食物鏈的平衡,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一個人主動割肉飼鷹不是錯,可是習慣了吃肉的鷹,會不會讓其他人被動的成為被割食的物件?

慧光無言以對,鷹吃了佛的肉之後,難道就會改變本性轉而吃素嗎?既然鷹依舊還是要吃肉的,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得動員更多的佛等著被割。

慧光根本就不能回答軒轅無雙的問題,只得聽她闡述秩序。

法令約束,違備必罰。對於不遵守秩序的鷹,堅決予以人道主義消滅。

用強力約束作奸犯科之輩,對於犯禁者,直接從肉體上消滅。

佛門靠勸,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興漢山莊靠制,追求的是立竿見影的效果。

慧光的舌辯之能不及軒轅無雙的舌燦蓮花,只得倉惶退回南中軍大營。

最新小說: 源境傳說 英雄聯盟之從零開始 西楚霸王:開局進宮假太監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雲龍 我用武功在三國練兵 景泰太子 大唐:開局乞丐,我掀翻了整個盛唐 水滸有天庭 興漢使命 帶著外掛闖三國 重燃1990 明土無疆 我在大唐當秀男 小二逍遙 星際致富日常 天禧盛世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