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增加預算之後,文鴛更是覺得壓力山大。原本的茶車就消耗了九成的運力。再加上食物預算的增加,更是增加了運載負擔。
文鴛沒有辦法解決運力不足的問題,也就不敢在採購問題上鬆開口子。
劉正見文鴛心存顧慮,於是就決定召劉巴覲見,專門替商隊解決運輸問題。
劉巴抵達胡楊口之後,以讓利的辦法說服了胡楊商行,迅速的替劉正的商隊籌集到了足夠數量的駱駝。
“子初,你不覺得胡楊口的規模有點兒小嗎?”劉正看著忙碌裝載的夥計,意味深長的對劉巴說。
“莊主,您的意思是拓建胡楊城貨物集散中心?”劉巴問道。
“財帛動人心!”劉正說道。
劉巴一聽就懂了,興漢商會執掌天下財富,是梅園主人最堅強的後盾。
隨著晉國統一天下的腳步,晉國政事堂和梅園的切割也會漸漸的明朗。
劉正不想開歷史的倒車,虛君戰略必須要不折不扣的推進。梅園和興漢山莊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總不能淪落為待宰的羔羊。
為了興漢商會的安全,劉正決定讓興漢商會的總部,搬遷至新擴建的胡楊城。
這樣做一來可以增加邊貿的交易量,還可以遠離政治中心。從而避免捲入政治漩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興漢商會是晉國的經濟支柱,不能在政治上隨波逐流。
胡楊城距離天津城十分遙遠,對政局的影響就會逐漸的削弱。
劉正明白,虛君最大的受害者是梅園,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梅園。只不過世事難料,提前做一些未雨綢繆的事情,也是想給子孫後代留存一線生機。
“莊主,在胡楊城建造興漢商會總部,其政治意義在於鼓勵商貿的戰略。”劉巴說道:“只是興漢商會不僅有陸上貿易,海上貿易也十分的龐大。這樣是不是有些失之偏頗了?”
“子初,凡事過猶不及呀!”劉正說道:“興漢商會,管好陸地上的交易就可以了。至於海上貿易的那些事情,就留給別人去做吧!”
劉正知道,劉巴一心想學陶朱公和呂不韋。只是壟斷的結果,陶朱公只能泛舟江湖;呂不韋也是家業不保。
興漢商會不能重蹈覆轍,必須要扶持一個足夠份量的競爭對手。
劉正把督建胡楊城的事情交給劉巴全權負責。
劉巴趁機提議,將擴建的胡楊口更名為興漢城。
劉正以為樹大招風,更何況以胡楊城命名,還可以提醒往來商旅對死亡之海的敬畏。
劉巴明白了劉正的想法之後,也就放棄了改名的想法。
胡楊口的百姓聽到訊息之後,共同出資打造了一塊石碑,碑上鐫刻“胡楊口”三個大字。
劉正望著“胡楊口”三個字,讓劉巴記錄:待到胡楊城峻工之後,西城門上會鐫刻該名。在設計規劃圖的時候,保留胡楊口貿易場的舊址,作為歷史的見證。
出了胡楊口,劉正的興漢商隊車輛數目達到了三百輛,載貨駱駝五百匹。
緊急趕赴胡楊口的趙國威,也帶著雄鷹突擊隊的主力與興漢商隊完成了會合。
文鴛立即排兵佈陣,由嶽貞和獨孤衍前頭探路;趙國威居中排程策應前後;秦嶺帶著一個排的人負責殿後。
劉正一行人則在文鴛的陪同之下,隱藏在商隊中間。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