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為了救人而耽擱南山軍校招生考試,使得他的軍人夢徹底的破滅了。
南山軍校沒有理由為他開綠燈補考,也不敢開這個綠燈。招生考試的嚴肅性與公平性,事關三百萬興漢軍將士的切身利益。
林羽的情況特殊,更是令人津津樂道的道德凱模。可是一旦開了這個口子,其他的人也會找到新的理由,從而挑戰傳統的招考制度。
一旦傳統招考制度受到衝擊,由法制轉為人治,後果就是永遠喪失公平公正。
這回雄鷹突擊隊的選拔,就是為了強化任務至上的概念。也許很多人不能夠理解,可是軍人的價值在於完成任務。
只有高質量的完成任務,才能更好的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軍隊的意義不在於克敵制勝,而在於無與倫比的震懾力。
興漢軍的強大,可以讓周邊的敵人不敢輕舉妄動。從而確保興漢國百姓永享太平。
興漢軍的存在,不在於消滅多少敵人,而在於瓦解敵人的鬥志,消除敵人發動戰爭的底氣。
“四號,你認為興漢軍的震懾力應該如何展現?”劉正問道。
“莊主,咱們興漢軍擁有三百萬大軍,可以摧枯拉朽的消滅任何膽敢負隅頑抗的敵人。”四號答道。
“興漢國這麼大,咱們有能力把三百萬大軍擺在前線,讓敵人瞧個一清二楚嗎?”文鴛問道。
“這不可能,即便是十萬規模級別的線役,整條攻防戰線也會綿延數百里。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入個人視線範圍之內的軍隊數量,很難超過一個屯。”四號答道。
興漢軍自從創立的那天起,十萬規模以上的戰役就屈指可數。況且這些戰役,都是由無數小規模戰役結合起來的。
合圍長安的軍隊,倒是規模宏大。然而並沒有發生攻城戰鬥,相當於大家武裝旅遊一回,就莫名其妙的結束了戰鬥。
興漢軍投入近三十萬大軍圍攻長安,到最後卻把長安世家嚇得屁滾尿流。這就意味著三十萬大軍的實際威懾力,足以消除任何敵人的戰心。
可是據長安刺史府統計,興漢軍圍城期間,消耗的資源總量,相當於上一年度興漢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一年的收入,一場沒有開打的仗就消耗光了。難怪有人會說——中原雖大,好戰必亡。這樣高昂的戰爭成本,興漢國也打不起幾次。
如今興漢軍的戰線轉入益州,再想組織十萬規模以上的戰役,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即便是以興漢國的後勤保障能力,也沒有辦法將十萬大軍的軍需物資運入益州。
這就意味著真正參與攻略蜀漢的興漢軍主力,不會超過十萬人。以蜀漢的兵力,當然就有勇氣正面硬剛。
興漢國沒有辦法利用數量優勢震懾蜀漢,就只能另闢蹊徑的想出一個威懾對手的策略。
雄鷹突擊隊的使命,就是要向諸葛亮等蜀漢重臣,展示興漢軍的拳頭。
為了達成雄鷹突擊隊的組建計劃,選拔的科目必須要儘可能的全面。
淘汰不是目的,只是為了見證更優秀的人才誕生。
選拔也是戰場,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放棄。興漢軍中不允許出現第二個林羽。
確保任務至上的理念深入將士之心,才能有效的展示興漢軍的震懾力。
趙國威帶著人收容淘汰隊員,令岳貞等人拼命的向前衝。
嶽貞看著渾身上下溼漉漉的小隊成員。四十人的小隊,走過沼澤地之後只剩下三十七人了。
僅僅是分隊淘汰的第一天,嶽貞小隊就損失了三個人。接下來還有長達十四天的艱險歷程。究竟會有多少人成功抵達終點,誰也沒有把握。
“一號,咱們這樣走可不行。第一天就擺脫追兵和穿越沼澤地。雖然說開局佔盡了優勢,但是卻損失了三名隊員。這樣的結果對軍心士氣的打擊猶為致命。”三號說道。
“三號,咱們都有受訓任務。雄鷹突擊隊的選拔是全方位的。”嶽貞說道:“按照西京將軍府的意思,肯定是想考驗咱們的逆境決策能力。”
“一號,前方是一條河,只是河中帶冰,如何透過?”負責前沿的十七號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