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興漢使命 > 第855章 轉業安置

第855章 轉業安置 (第1/2頁)

推薦閱讀:

“老魯,魏山那樣的人,在興漢軍中有一定的代表性。”郭淮神情嚴肅的說道:“如何解決魏山的轉業安置問題,是興漢軍新陳代謝的關鍵所在!”

“老郭,你打算怎麼做?”魯淑問道。

“晉級留用是不可能的,平級調動也是軍中大忌。”郭淮說道:“不如讓魏山繼續發揮步兵專精的特長籌建貨運鏢局。”

西平城是絲綢之路溝通四方的關鍵節點,這就註定了貨運鏢局大有可為。魏山等轉業軍人正好可以滿足籌建貨運鏢局的三大條件。

郭淮的想法很簡單,西平督帥府有六萬二千大軍,不可能集中在一個地方,必須要分散駐紮。這就需要對後勤保障,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

各地駐軍的後勤保障配給可是長期工程,同時也存在著無數的利益糾葛。興漢軍的慣例做法是民企參與,軍方監督。這樣就可以兼顧各方的利益,從而維護地方勢力之間的利益平衡。

然而民企的負責人沒有軍人的經歷,對軍人的認知也停留在紙面的宣傳階段。這就像很多書生筆下的軍營生活: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戰端一起,屍橫遍野。出發時倒是可以沙場秋點兵,可是仗打完了之後,還有幾個人有機會生白髮呢?

書生筆下的戰爭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可是到了真正的戰場上才會明白一件事情——面對慘烈犧牲的場景,沒有人會在意生前身後名,也沒有人敢於憧憬生出白髮的那一天。

至於真正的軍人,了卻的不是君王天下事,而是保護一方百姓的神聖使命。只有把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上的將領,才能打出驚世之戰。

項羽為救趙而破釜沉舟;韓信欲安天下而奏四面楚歌;冠軍侯逐匈奴且封狼居胥。三位名垂青史的武將,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思想精華。

郭淮認為,替軍方服務的民企必須要懂軍人。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軍民團結。就像前些年漢中百姓支援蜀漢大軍北伐,諸葛亮小心謹慎的用兵。

漢中百姓出了錢,就要求蜀漢將士只能打勝仗,不能打敗仗。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諾,沒有軍令狀卻勝似軍令狀。

益州雖然說物產豐富,但是卻受限於地理環境,再加上人力資源的欠缺,直接導致了成都的糧草無法及時的轉運陽平關前線。

諸葛亮統帥大軍六出祁山,漢中百姓算得上是掏空了家底。然而事與願違,北伐無功不說,還讓戰火蔓延到了陽平關。

後來諸葛亮率大軍退回成都,心灰意懶的漢中百姓主動歸附興漢國。興漢軍兵不血刃的得到了漢中郡,開啟了攻略涼州的門戶。

這不是漢中百姓的忠心不足,而是諸葛亮帶領的蜀漢大軍吃穿都在陽平關,把南鄭吃窮之後拍拍屁股走人。留下漢中百姓獨自承擔雍涼方向和荊州方向的雙重壓力。

漢中百姓出了錢,蜀漢大軍就得出力。可是吃垮地方之後一走了之,那就是讓地方百姓的心裡徹底的不平衡了。

諸葛亮為了蜀漢大局讓漢中百姓自生自滅,本來也無可厚非。然而卻寒了那些支持者的心,人心思變的結果就是興漢軍順利進駐。

這就是軍民溝通不暢所導致的重大問題。從軍事角度來說,諸葛亮退回成都儲存蜀漢實力的做法很高明。這也是以弱擊強最有效的辦法。

可是漢中的山川河流搬不走,漢中的百姓也不願意背井離鄉。城頭變幻大王旗,百姓生計還得繼續下去。

這蜀漢大軍前腳剛走,興漢軍後腳就到了。諸葛亮的所有佈置都化為烏有,漢中百姓也受到了蜀漢方面的質疑。

最新小說: 源境傳說 英雄聯盟之從零開始 西楚霸王:開局進宮假太監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雲龍 我用武功在三國練兵 景泰太子 大唐:開局乞丐,我掀翻了整個盛唐 水滸有天庭 興漢使命 帶著外掛闖三國 重燃1990 明土無疆 我在大唐當秀男 小二逍遙 星際致富日常 天禧盛世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