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興漢國世家的利益,郭嘉寸步不讓。
“奉孝,你這樣油鹽不進,我拿什麼說服長安世家歸附?”荀彧氣憤的問道。
“道理很簡單,長安已經是興漢軍嘴也的肥肉。總不能你一句話就否決了咱們吃肉的權利吧?”郭嘉說道:“華夏還是很大的,也有太多的土地遊離在梅園制度之外。”
郭嘉提醒荀彧,梅園有功必賞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長安世家完全可以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好好表現一番嘛。有了功勞,難道還怕分不到好東西嗎?
荀彧一想就明白了,華夏很大卻位置有限。長安周邊的位置已經讓支援雍、涼計劃的世家預定了。即便是長安世家主動歸附,也得把原本的位置讓出來。
只不過長安世家的主動歸附,會讓梅園選擇投桃報李。只要長安世家在興漢軍下一階段的攻勢中好好表現,肯定能名正言順的拿到新的位置。
荊豫世家搶了雍涼世家的利益和地盤,長安世家完全可以背靠興漢軍,到益州的天府之國找補嘛。這就是大魚吃小魚的道理。
“奉孝,你認為益州世家會乖乖的把利益讓給長安世家嗎?”荀彧問道。
“現在的問題是興漢軍上下已經對關中的資源垂涎三尺,沒有人可以阻止這場軍事行動。長安世家現在面臨著兩個截然不同的選擇。”郭嘉說道:“一是主動歸附,爭取在下一階段的大戰中積極表現,拿到新的世家地位和利益;二是負隅頑抗到底,擊敗興漢軍,鞏固長安世家的傳統利益。”
“這就是典型的強盜邏輯!”荀彧吼道:“合著你們帶人搶了長安世家,還讓長安世家心甘情願的跟著你們去搶別人。”
“理兒是這麼一個理兒,同時也是生命的真諦!”郭嘉說道:“自從有了優勝劣汰,成敗就是唯一的論功標準。”
長安世家要麼選擇負隅頑抗,最後落得個灰飛煙滅的下場;要麼選擇交出利益主動歸附,然後跟著大部隊去益州爭奪新的利益。
弱肉強食是世間亙古不變的規則,同時也催生了人類趨利避害的特殊本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長安世家的實力有限,既然不是梅園的對手,就只能主動認慫,然後跟著興漢軍一起去欺負別人。
“這不是世家法則,而是叢林法則!”荀彧吼道。
“莊主曾經說過——叢林法則是人類的最高準則!”郭嘉回答說。
優勝劣汰在任何時候都是存在的。梅園的制度就是老魚吃新魚。就這樣滾刀肉式的向四面八方極速拓展。
長安世家沒有別的選擇,做了多年的牆頭草。卻沒有想到梅園的制度乾脆利落——興漢國的功勳世家集中力量搶了長安世家,然後再帶著長安世家去搶別。
想當初興漢軍建南山城,涿郡的多年積累流入彈丸之地。後來青冀荊兗豫為幽州輸血,到這一刻分食長安世家。
這樣的擴張圖,其實就是興漢國的同化與擴張過程。
郭嘉知道荀彧想不通——興漢軍搶了長安世家,把長安世家改造之後再帶著去搶益州。這就是典型的梅園模式。
荀彧很難接受郭嘉的這種強盜邏輯。畢竟長安世家講究傳承有序和底蘊。興漢軍的擴張模式,其實就是打破根深蒂固的傳承,讓廣大的世家都變成暴發戶。
郭嘉知道,荀彧畢生所堅持的事情,就是維護和鞏固傳承世家的底蘊。
然而寒門要想崛起,就只能拉低傳承世家的檔次。讓大家都回落到相同的起跑線上,就是郭嘉努力的方向。
傳承世家的關係錯綜複雜,行事的最高原則——刑不上大夫。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遁其一。這就是維繫傳承世家命脈的一線生機原則。
梅園的制度,其實就是強化版的暴發戶。以絕對的實力把傳承世家的底蘊摧毀,然後人為的切割劃分利益關係。
長安世家的底蘊,梅園已經準備笑納了。
至於利益受損的長安世家,就只能主動追隨梅園,到其他地方找補了。
“奉孝,興漢軍這是想讓大家一起做強盜呀?”荀彧問道。
“文若,你要是不喜歡的話,可以選擇不做!”郭嘉說道。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